第1175章(1 / 2)

马相也有过类似提议。

那位少年节度使的羽翼丰满之快,已然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几乎也让所有人感到了不安。

女帝几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走到这一步,她也曾试着问自己,天下之大,若谈治理,摆在首要的无疑便是人才二字,而用人之道,究竟是当以能者为先,还是可控者为上?

一直以来,她为了稳固皇权,大多时候被迫选择的皆是后者。

这让她得以在这个位置上稳居十余载,但时至今日,却也已然显露出了弊端。

可很多时候,她没有选择。

她非是以战功平定天下的开国君主,而是嫔妃出身的异姓女子,那些藩王武将根本不愿服她,她不杀他们,他们便会举兵杀来,她能做的便是先下手为强。

她不是不知这样做的代价,但是若重来一次,她依旧别无选择。

古往今来,哪个君王手上不曾染血,她不必回望来时,只需筹谋日后。

她可用、敢用的能者不多,而阿尚算是一个

设法压制阿尚又能如何?从阿尚手中分出来的权势,也总归会落入他人之手,与其如此,她自然更愿意扶持自己的女儿尤其是眼下群狼环伺的情形之下。

即便时至今日,阿尚并无回头看一眼的想法,但她们母女之间,总该静下心来,好好地坐下谈一场,才好进一步下其它定论。

她要让阿尚知道,她们之间不该是敌对的,这天下江山,本不该落入那些无能无德无功的外人手中。

“陛下,是否要让人详查常节使的身世……”司宫台掌事试着问道。

圣册帝却摇了头:“不必。”

阿尚此番能拿出七百万贯相资北境,可见是此前留下的基业……能隐藏多年而未曾废弛,多半深扎于底层,而如此存在,必与情报组织息息相关。

她此时令人去查,一旦惊动了阿尚的眼线,反而会令阿尚不喜,待她再生出戒备。

她要借此让阿尚明白,她并不忌惮有关“常岁宁”的一切,这亦是她的诚意。

“今年的荔枝,可在路上了?”

听得帝王此问,司宫台掌事忙道:“回陛下,应当已经启程了。”

今年因战乱之故,荔枝的运输晚了许多。

圣册帝道:“交待下去,令运输使者途中分两路而行,分出一半,直接送往江都刺史府。”

司宫台掌事应下,即刻安排去了。

直到退出大殿,司宫台掌事脸上才浮现一丝疑惑之色,圣人历来是防患于未然、宁可错杀的作风,可怎么唯独待这位淮南道节度使,不打算压制忌惮不说,反而这般器重信任?

且令运输使者直接送一半荔枝去往江都,如此一来,便等同是向世人昭告这份器重……陛下是要借这位常节使,来威慑压制其它势力吗?

司宫台掌事心中掂量着这份用意,不敢有丝毫耽搁地安排荔枝转运之事去了。

司宫台掌事前脚离开,后脚便有一道少年身影垂首进了殿内,躬身行礼:“儿臣参见陛下……”

圣册帝看向那身形清瘦,却又无声长高了许多的少年。

迎着帝王询问的目光,少年忙道:“儿臣听闻陛下还在殿内,便来提醒陛下该用午膳了……”

“太子愈发懂事了。”圣册帝微微含笑,问了句:“宣安大长公主难得回京,你身为小辈,怎未去请安问候?”

太子脸色微白,声音有些不安:“儿臣与大长公主殿下并不熟识……”

“你是一国储君,行事便要有储君的规矩礼节。”圣册帝道:“明日一早,你便出宫一趟,去向大长公主请安。”

太子不解其用意,一时不知该应下还是如何,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