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 / 2)

怔。

“没啥,”关尧摆摆手,话锋一转,“当年李英没被烧死,火源地是他负责看守的仓库,那地儿离河岔子近,他身上烧伤了好几处,但人没死成。”

“那后来呢?”孟长青怯怯地问道。

“后来?”关尧顿了顿,“后来,他被判了无期,十五年前放出来了。那会儿我还没退伍,不清楚,但你舒文姐知道,他去咱们所报过到。不过我不是户籍口的,也不管社区,所以一直没跟他打过交道,只在十一年前见过他一面。这家伙近几年老得厉害,我那天在火车上,居然没有一眼认出来,等在分局整理材料的时候才意识到是他。”

孟长青还是心地善良,他谨慎小心地问:“师父,这个李英……当年只是过失纵火,而且出来之后也没再犯过错,咱这案子不能跟他有关吧?”

“没有证据,就跟他没关,有了证据,就跟他有关,这不是你我能说得定的。”关尧一点孟长青,“好好开车,别瞎打听了。”

孟长青一缩脖子,就要专注看路,但旋即,他又想起了什么:“师父,今早我刚出家门那会儿,看到郁警官了。”

“他去你家那边干啥?”关尧立刻忘记了刚刚自己的要求,转头就问,“你家住工厂街,他去工厂街有啥事儿吗?他身体还没好呢,咋又出去乱窜了?你没叫住他问一问?刚在所里你咋不说呢?今早我给他发消息的时候,他咋没告诉我,自己出去了?”

孟长青一堆话卡在嗓子眼,到头来也只憋出了一句,他颤巍巍地回答:“郁警官说,他是去找人的,还问我,认不认识一个姓艾的老太太。”

姓艾的老太太,就在昨夜关尧发给他的二厂职工名单里,不止是她,她的儿子也在其中,只不过,艾老太太的儿子艾华正是9·24大火的遇难者之一。

走进艾家的大门,首先映入郁春明眼帘的,就是那张摆在餐桌正中间的遗照。上面有位年轻男人,面貌英俊,眉目舒朗,两块颧骨高耸挺立。

“坐吧,”艾老太太头发花白,身材伛偻,看上去和李英一个岁数。

郁春明侧身让了让,令刚找到此处的那菲先进屋。

“大姨,”那菲亲亲热热地叫道,“我们今天来,是想找您了解点情况。”

“都坐都坐。”艾老太太招呼道,“你们是来问艾华的事儿吧。”

第31章 千金坪(七)

艾华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这得益于他母亲,艾秀红,这个从首都一路来到扎木儿支援并扎根于此的勇敢女子。

如今已年过古稀的艾秀红坐在沙发上,神态中依稀可见当年的睿智与聪慧,她冲两人一笑:“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有人还能记起我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