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3 / 3)

校,恢复校名为江苏省立苏州中学。私立弘毅中学回到苏中原址办学,私立青云中学则并入常州当地的中学。

20世纪40至50年代,苏州中学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的人数位居全国前列,每年都有四五十人,部分年份居全国首位,被称为“交通大学的先修校”,但也仅限于此,再也难以恢复往日的学术环境。此外,那时的苏州中学以课业负担重而闻名。

1949年4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苏州市,顾钟骅继续担任校长。随后,苏州市军事管理委员会接管苏州中学,后又按照苏南行署令由苏南行署直接管辖1951年8月,学校更名为苏南苏州中学。

1952年7月,高中部与东吴大学附属中学合并,初中部并入苏州市第一中学,合并后改称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简称“苏高中”。第二年即成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首批二十四所重点中学之一。

而葛思峰更棒,直接从四年级跃级参加小学升学考试,考入了苏州市第一中学。葛思峰本就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大男孩,只是平常兴趣爱好广泛,好奇心重,放在学习上就只有三分之一的关注力。这半年来,受了姐姐的影响,阿爹的鼓励,又没有阿娘在一边拖后脚,之前阿娘会说:累了吧,先休息休息,有你阿爹,不必这样用功。

这一回,对葛家是一件双喜临门的大事!可,葛氏姐弟的母亲程珍珍女士依旧没能回来,只是托老乡送来三只鸡,两只正在下蛋的母鸡,一只已成长的公鸡,还捎回一句话:母鸡好好养着下蛋给儿女吃,公鸡就直接宰了吃。

这当然是葛思岚在背后搞得鬼,不过家里两个大小男人信以为真,她也不必找什么群众演员,就是在他们不在家时,从空间掏出来,等他们回家问起时,淡淡说了一句就过了。

城市内的粮食愈来愈紧张,每个月领到手的不过只有一些粗粮,副食品店里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顿顿不是玉米饼子就是窝窝头,白米饭一个月也吃不上一顿半顿,肉类更是绝了迹,好在母亲在老娘捎带一点黄豆绿豆什么的回来,葛思岚会用黄豆做豆腐,会教弟弟用绿豆发豆芽菜吃。

有一回,母亲捎回了五斤腊肉,父亲犹豫地表示送点给家境特别困难的老部下,这个老部下孩子多,乡下爹娘外加兄弟姐妹以及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个个来投靠他。

救急不救穷葛思岚直接反对,似笑非笑地道:这是母亲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给她的儿女吃的,如果她知道吃不到我们嘴里,吃到了别人肚里,还不立马从乡下回来。葛思峰也梗着脖子,用那副公鸭嗓子说:不许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