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后妈就有后爹,别看现在很宠儿子。
于是程珍珍为了儿子开始未雨绸缪,天天蹲在葛成林的办公室。她打算扎紧篱笆,不给他接触女性的机会。
葛成林是旧时代的念书人,上过私塾,进了洋学堂,哪怕是军人也是一名儒将。与聚少离多的小脚且文盲的妻子,真是说又说不听,讲又讲不通。十分苦恼!他真的没有那个心思啊!如果有的话,当年就不会回家成亲了!
组织部出面找程珍珍谈了几次,反而被她的振振有辞说退了。组织部部长是葛成林的老部下,想了个釜底抽薪的办法,给程珍珍安排工作。在那之前,先送她去扫盲班学习。
第二章()
可惜,程珍珍没有遗传到一点她秀才阿爹的念书天份!或许是她阿爹那‘女子无才便是爹’的教育太成功了!总之,1955年,一整年下来,程珍珍一连上了三期扫盲班,都没顺利毕业,最后老师没办法,高抬手放她过了。
1956年,组织部安排程珍珍进了苏州国营糖果厂做包糖女工,工资35块一个月,粮食30斤,她觉得还成。可是没到半个月,小脚被胡蜂蛰了,肿得脚面上一个大包,以后就没去上班了。直到现在1960年,她一直呆在家,每天忙着给丈夫孩子洗衣做饭,打理家里,可是到了晚上,就开始忙着审查丈夫当天的行程。搞得葛成林晚晚呆在儿子房里,陪着儿子下棋讲故事。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说不定程珍珍还能生一两个孩子。
这样子的妻子,葛成林时不时被闹得上火来,可他好修养总是想着妻子替他在家管了多年的家,又送了他父母的终,还给他生育了一儿一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从来没有想过离婚什么的。不得不说,程珍珍在这一点上,还是幸运的!
然而,就是如此,葛成林对着妻子还是日渐一日沉默下去,真的是无共同语言啊!对着无理取闹的妻子,他只有喝斥才有效果!幸好还有聪明伶俐的儿子,给生活带来些许乐趣他常年在外,到了三十多岁才生儿子,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掉了。
他心底除了信仰,除了革命事业,除了领袖……就只剩下这个儿子,他时常去北京开个会,心里不由自主会想起这个儿子,会买下许多礼物带回来给儿子茯苓饼,果脯,六必居酱菜等等,全是给儿子的。回去之后,见到妻子与闺女,才想起忘了给她们买。
说真的葛家姐弟一对比,那就是一对失败品与完美品!
为什么这样说呢?葛成林,高个挺拔,貌不惊人,可识文断字;程珍珍,个子矮小,眉目清秀,大字不识一筐。
葛思峰是个完美品,遗传于父母亲身上全部的优点:高个挺拔,眉目清秀,聪明伶俐,心灵手巧。
葛思岚恰恰相反,她是个失败品,遗传于父母亲身上全部的缺点:个子矮小,貌不惊人,笨手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