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3)

阳春三月,后院开得繁盛的桃花被风卷起粉色的花瓣纷纷扬扬地在空中打了几个旋,悠悠飘进了曾家一楼书斋的窗户口中,和午后的阳光一起落在屋里书桌上摆放的红宝书上以及滩开的人民日报上。

“爷爷,您知道雀盲眼吗?”曾继红的头从莉莉的来信中抬起,皱眉问博学多才的爷爷。

“雀盲眼,听说过,是北方那人烟稀少、特别荒凉的地方才容易得的一种眼疾。你医院里有这种病人吗?”曾爷爷淡淡地道,他的脚好利索了,不过他依旧不出门,还不让外人得知这个情况,上个月那个牛主任让人打下台了,听说他是刘派的,听说他进了五七干校。

“是北大荒的,我同学莉莉给我写信,她说那边会得这种病,她的团长让他们开始预防起来。她一发工资就给我寄钱,让我去医院给她买些维生素寄给她。”信上说,长期吃不到带叶蔬菜,缺乏某些维生素,会导致雀盲病发生,就是眼睛像麻雀一样,到了晚上什么也看不见了,跟瞎子差不多。

“你同学去年才到北大荒,现在就得了这病吗?”曾爷爷不解的问道。

“那没有,是她的团长说起,让他们自己想法子预防起来。”

第十六章()

1969年,夏

第一届为期一年的红医班学员毕业了!毕业考试时,曾继红考了第一名!可是考了第一名地优秀学员曾继红没能留在医院工作,早在年初时,个个学员私下‘谋足了劲’想着留院。这是讲究出身讲究成分的特殊时代!曾继红这类‘臭老九’的后代,哪能得到特殊照顾啊!

如今,可不是一年之前的好光景,如今也不是半前年放放北大荒宣传片儿便能刺激地人人热血沸腾,不管不顾地向北大荒冲。

66届67届68届,这老三届的知青在边疆在北大荒的日子,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耳闻。当时上山下乡的口号还有‘滚一身泥巴,磨一手老茧,炼一颗红心’,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一句套话啊,这可是……用领导们的句总结: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深入劳动第一线,亲自体验劳动的快乐,使身体得到锻炼,想得到教育,对革命有更高更深的认识。

快乐不快乐?别人,曾继红不知道,可是莉莉的报怨哭诉的信,她一月收一封,当然曾继红也不安慰,这个年代的信件不是没有人查看的,只要有人针对,只要觉得有必要,那就是正大光明的拆了你的信,看了你的信,还用你的信当证据检举你。

曾继红每次回信,只是简单的讲述自己的学习情况,最后还会寄回了一张试卷,再加上一张自己的生活照,普普通通地生活照。

与别人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可是莉莉是个多么傲多么作的上海姑娘啊,她不会被这一切打倒的,只要给她一点点刺激。果然不出所料,之后收到的信件就是一张试卷。

这一届红医班,一共不过三十多名,本来氛围还不错的红医班,只因年初一个消息过来,大概是说农村缺少赤脚大夫,这一届红医班学员优先照顾偏远农村。

‘去农村当赤脚大夫,到广阔天地去’!于是,这三十多名学员便开始勾心斗角,个个削尖了脑子向卫生院革委会钻研。

见状,吴继红回去后添油加醋地与顾东辰说了这种情况。之后便是眼巴巴的望着顾东辰,殷切地问怎办啊?

顾东辰仰躺在床上,故意合上眼,摇摇头,表示没有法子。

曾继红立马不干了,眼珠子一转,接下去又是腻歪又是撒娇,整个人儿骑到了顾东辰身上,摇啊摇,晃啊晃,嘴边还不断地说着我爱你啊,我不想离开你啊,我离不开你啊!没你,我活不下去之类的话,还咽咽的假哭起来。

顾东辰十分享受!一脸满足地搂着吴继红又亲又摸又哄又劝又安慰又保证,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