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高考结束后,她便一脸平静的回了机械厂,同事问她考得如何?她只笑。
只有谢中华私下问她,她才说:“考得不好。”
谢中华搂着她,安慰道:“你还小,明年再考。”他是了解这场活动里,学校的教学情况,也不怪学生考不好。
可,一下月后,由人民日报的‘一张发人深省的答卷’开头,讲述发生在辽宁省知青考生张铁生交白卷的事
据说,知青张铁生在最后一场理化考试中,只会做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他却在试卷背面写了一封‘给尊敬的领导的一封信’。
得了‘白卷英雄’一称。
……李父与谢中华默契地没有在李君岚前面再提高考之事。
这件事把73年的大学招生工作推迟了近一个月。
‘白卷英雄’张铁生的出现也影响了1973年大学招生的路线,导致考分越高越没有学校敢要,被录取者多是成绩平平甚或中下者。
也导致了73年和其后几年,直到77年底正规高考为止,全国大学产生众多低质量的‘工农兵大学生’。
机械厂二十几名的考生,被录取了一半,李君岚也在其中,还是北京大学,李父是为她高兴的,而谢中华是哭笑不得,最后亲着她的额头,道:“在学校好好学。”
213.第十八章()
1973年, 北京
临近九月,眼瞧着马上要离开机械厂,李君岚向成熟稳重的谢中华频频释放着某种信号。
在一个周末的傍晚,李君岚备上了一个小背篓, 小背篓里备上了一条毛巾毯子, 一条粗布被单,以及暖水壶、毛巾、干粮等物。
将谢中华约去了郊区某个建筑工地上, 那边有一排排水泥钢筋筑成的圆筒子,直径约莫一米,长度有三五米。
这一处,李君岚已观察很久。
谢中华是见多识广的高智商男人, 两人认识的时间也不短, 她突然搞了个吉普车出来,不大好解释来处, 她的父亲是宣传部的小领导, 不是军队里的小领导。
李君岚骑车到了地方, 见四下无人, 下了自行车,边推着,边默数着圆筒子,到了最中间,见到了曲着脚坐在里头的谢中华。
“你还真的找到了啊?”她就给他留了一封信, 过来碰一碰运气。
谢中华跳下了地, 边挑眉边接过李君岚自行车后座的小背篓。
“准备这样足, 当真要留下过夜啊?”谢中华一脸宠溺,语气好笑的问。想起了在外国与同学们一同户外野营的日子。
“嗯,我跟家里打过招呼,今天在同学家留宿呢。” 李君岚从身后抱紧谢中华,软软道。
“不怕黑?”
“有你呢。”
“不怕蚊虫?”
“……不怕。”
……当晚到底是留下了。
不过她心底的愿望没有满足,谢中华不同意,他搂抱着她,亲她的额头,坚定的说:“相爱之人结合,那是美好的神圣的,万不能在这里亵渎了。”
李君岚被感动了,说:“等我毕业,咱们就结婚。”她是北大理科的学员,学制只有两年。这是最高领导人的指示:大学还是要办的,但学制要缩短……因此,除了医科等个别学科,别的学科都是两年制。
“嗯。乖!”谢中华低头吻住李君岚。
如今形势下,万一怀孕,最好的结果是她被退学,与他结婚,最差的便是她被挂流氓牌子批、斗,她是小姑娘,他又不是小伙子,哪能考虑不周呢?
“叔叔真好。”李君岚淘气的喊了声,见对方动作一顿,双手很主动地伸出来勾住他的脖子,香软的小舌在他嘴里调皮地四下搅动,令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