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留洋回国的大龄青年看对了眼。
谢中华,1940年出生,他不是资本家或是地主的狗崽子,他是根正苗红的工人家儿子,他上头四个姐姐,分别被取名为初春、初夏、初秋、初冬。
家里双职工,他上学早,是跟着大他三岁的四姐姐一同入学。
1957年下半年就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接着被送去了苏联留学,毕业后他又去了欧洲游学,直到1963年才回家。
他比较倒霉,回家的时间比较敏感,国内与苏联关系过了蜜月期,进入不大融洽的时期
五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逐渐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把中国纳入与美国争霸的轨道,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如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利用职务之便;1960年,苏联片面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了243个合同书,废除科技合作项目257个,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同年,苏联在新疆挑起边境冲突事件,中苏关系恶化。
本来,以谢中华的学历与知识完全可以进中国研究所,可以参与原子、弹的研究,可惜,就是这一层关系,他被安排进了一家机械厂,还是顶了他父亲的班,还不如李君岚这个初中生呢。
从1963年到1971年,他没有被隔、离,没有被下放牛棚,没有被送去干校改造,其一是他的技术无可替代,其二是他父亲与厂长是师徒关系。
当然,任务下来了,厂里也会拉他出来批一批,但大多数是文斗,不会狠斗、武斗。
但是,谢中华还是受到了伤害和打击,运动一开始,他就受到了冷待,与他正处的好好的对象立马翻脸,还有他那四位一直待他比自己还好的姐姐,或是主动或是被动的全部与他划清了界线。
又在父母因为他本人受到审查时,主动离开了家,搬到了机械厂的库房里睡觉,与父母亲划清界限。
父母亲都退休了,快六十岁了,他真的怕他们受到伤害。只有他离开了家,四个姐姐会回娘家照顾家里,不看别的,也得看在钱的份上,父母亲每个月的退休工资加一块有两百左右呢。
李君岚踩着自行车约一个小时才到了机械厂,她与厂门口的大叔打了声招呼,将自行车停到了停厂棚,并上了锁,将车蓝前的空饭盒收入军绿色的挎包。
刚刚她给谢中华的饭盒里头有一个鸡蛋、两个大肉包子、两颗糖和一包烟。
谢中华的工资是足额发放的,可是票据是比旁人少一些,比如说鸡蛋票、肉票、糖票、烟票、棉花票什么的,一定没他的。
如今,他是将为数不多的粮票全给了厂家大食堂,又将全部的工资给了她,她则负责给他加餐。
李君岚与谢中华的关系是从郊区黑市开始的。
去年金秋,她去逛黑市时,被眼尖的谢中华瞧见了,在厂里就被拦了,一开始只是与她用钱换粮票,然后接触多了,就这样子直接一人给工资,一人负责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