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儿,是个好孩子,我娘家哥哥也夸他,说他明年可以下场试试。”让阮琪走上科举之路,与她的娘家哥哥愈走愈近,就于她琅儿有益,‘从文’总比‘从武’心软些,明白道理些吧,不是讲‘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嗯,这也是一条路。”他边亲着她,边低声喃喃着。
“我娘也喜欢琪儿。要不把我乔家外甥女说给琪儿……啊!”国公爷听了妻子的话,明白她想表达的意思,一阵烦躁,粗鲁一拨,一个猛然就进去了。
良久……良久之后,方停歇。
次日一早,男人穿戴整齐后,离开前对着床上阮夫人道了一句:“今儿,找母亲说说。”
阮夫人独自回想着。
半晌后,才明白国公爷是什么意思。
国公府,荣园
屋子宽敞阔气,里面一整套的胡檀木家具,一看便价值不菲。
桌前摆着的须弥座大理石屏风,面前还放着夹竹桃,清雅别致,外有笔墨纸砚,而靠窗处的小几上则摆放着流金小篆香炉。
“母亲,琪儿也十三了。昨日在伍府,舅兄考过了琪儿,说琪儿基础扎实,明年可以下场试试。十有八、九能考上秀才。有了秀才之名,咱们给他寻个好书院。”今日早朝后,国公爷特特去找伍老爷,两人就琪儿从文还是从武的问题?如今东宫没有太子的问题……大谈特谈了一时辰。
最后,两家达成在朝堂之上保持中立的共识。
皇子们大了,皇家矛盾出来了,还是将家中闺女们早早的订出去。绝了被皇家中大奖的机会。
“嗯……”阮老太君半眯着眼,笑眯眯地望着儿子,一副好脾气的模样。
国公爷亲自给母亲砌了杯茶,送到母亲手里,见她接过呷了一口,才坐回座位,接着道:“母亲,大舅兄同意让琪儿先去伍家读一年书,明年,伍家嫡子也要下场。”
当然,伍家嫡子是奔着中举去的,书香门第一般不下场,一下场就一路从秀才到举人,之所以没有一口气接着考进士,是怕中了同进士,在文官眼里,同进士如同如夫人,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说吧,伍氏要把娘家哪个姑娘说给琪儿?”伍家大房两个庶出,一个大琪儿二年,一个小琪儿几岁,皆不妥,何况之前也没听伍氏说起过要与伍家联姻。
昨日带着几个孩子回伍家,是为了迎伍大姑奶奶的遗孤,难道说是伍大老爷嫡亲姐姐的姑娘。
不对,还在热孝中……太急了!
伍氏不会这样做,她既要贤名又要实惠!
那是另一位,伍氏自己同胞妹妹的姑娘,年龄也与琪儿合适……不管是哪一位,都是父母双亡的孤女,哼,这也配得上她的琪儿?!
平常气宇轩昂的国公爷,此时低下头,低低地道:“是涵儿嫡亲妹妹的女儿。”
是委屈了琪儿,不过,当真找个高门大户,也只能找庶女。
要找嫡女只能低娶,琪儿虽说是国公府的大少爷,庶出就是庶出,自己又还只是个白身,前程还是靠他自己去博,国公府的爵位只有一个。
见儿子这副样子,阮老太君气不打一处来:“五品武官的女儿啊,也配!你媳妇打的如意算盘。”
“娘,琪儿大了,世子还小。一切为了家宅安宁!”国公爷意味深长的道。庶长子是一切不安宁的祸根。
是他们阮家先对不起伍家。
当年嫡长女年头出生,次年年尾就有了庶长子。
涵儿温柔贤惠,不管对孩子还是大人,都没有红过脸。
“……”阮老太君沉默半晌,才意兴阑珊地道:“罢了罢了!只是我的私房嫁妆要留给琪儿,我百年之后就让琪儿分家出去。”从小一点点的养大,总是偏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