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的百年好参(皇后无子,大皇子是皇后养大的,也因此她觉得大皇子夺嫡有望;三皇子别瞧他出身最好,别瞧他舅家当年曾经助过皇帝上位,别瞧太后是他母妃的亲姑姑,这些恰恰是他的劣势,可他自己、他母妃、他舅家以及太后都不自知……皇上是不会让一个家族如此昌盛下去的),那所谓‘血本’就是在这颗参上头加了数十滴‘灵液’。
大皇子此行出差,万万不可出事,如果他出事,那她得下嫁小叔子,想想便恶寒。
两日后,慧侧妃被接回娘家养病。
京城里不免就有人传大皇子府妻妾不合。
柳玉乔一听闻就计上心头,把慧侧妃怀有身孕的信息偷偷地放了出去。
果然不出所料,京城里流传着比大皇子后院不合的消息更精彩了几分,什么大皇子妃伤了身子不能有孕,慧侧妃为了保胎只得回娘家,什么柳侧妃让大皇子妃软禁在小小地院里,大皇子妃等着柳侧妃生产时‘去母留子’,好不狠毒之类的传言。
外面传言越传越不堪,大皇子妃无奈,又不想爆出自己有孕的消息,虽然不能趁机料理了那不听话的女人,但哪头轻哪头重,她还是十分明白。
来日方长,后院是她的地盘,她就不信料理不了那女人。
于是大皇子妃为了洗脱自己,就入宫向皇后求了两个老道产婆与奶妈。
一个月后,柳玉乔顺利产下一个男婴,气得大皇子妃差点动了胎气。
半年后,前方传来大皇子落水、重伤的消息。
身怀六甲的大皇子妃早产了,痛了一天一夜后,产下一个四斤重的女婴。
因大皇子妃在做月子,而慧侧妃也是大腹便便即将生产。
府上因大皇子受伤消息而人心慌慌,又因在皇子妃早产而人仰马翻,没有主子出来镇压一下不成样子,无奈,无忧地在院里逗着儿子的柳玉乔出山了。
打了一批卖了一批,剩下来的终于安分了,当然她是不会白白干活的,随手安插几个自己人在不起眼的位置,最后就算是她不管事了,大皇子妃也不会拿些小角色出来开刀。
没过几日,前方又传来大皇子落水之时,有熟识水性的女子跟着跳了下去将他救了,因对方是女子,又因救大皇子而伤了身子,大皇子问了对方的意思,最后就将她收了。
半个月后,大皇子顺利返京,皇帝召集太医院全体太医会诊。
十日后皇长子初愈,皇帝封长子为贤王。
还在府里管事的柳玉乔早趁机给王爷喂了药,也趁机了解了那个救了王爷的女子,是京城郡王世子的丫头。
大皇子是三位皇子中第一个封王的皇子,真是可喜可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