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 / 2)

“好的。谢谢!”卫思芳笑着同意了,到时买些水果过去。

她觉得自己的存在,好像是为了让身边人拥有幸福感。也对,她上这个大学,家里没有出一分钱,反而得了她每个月五百的孝敬。

原主也没有用过家里的钱,她是拿着县里的奖金来到大连理工,之后立马申请了国家贫困助学金,加之勤工俭学,以及年年得国家奖学金,哦,还有节省再节省。

134.第五章()

2011年2月2日, 大连,旧城区

大连,别称滨城。

旧名达里尼、青泥洼。

旧城区,以大连本地人为主。

大连的旧城区, 如同国内所有的城市般, 密密麻麻的公交车,到处乱窜的出租车, 扎堆飞驰的三轮子。

旧城区的公共交通发达,但是也异常拥堵和拥挤。

如果翻开大连地图,可以看到旧城区的路网大小不一,密密麻麻, 交错分布。

“思芳, 你这样客气干嘛?乱花钱……”申茉茉见卫思芳提着礼盒,道。今天, 她穿着白色羽绒服, 衬着她的皮肤白皙、唇红齿白、眉目精致!她亲热地挽着卫思芳的手臂回家去。

“大过年, 应该的……”卫思芳笑道, 今日她穿着大号的橙色中长款羽绒服堪堪遮住臀部,下面是黑色铅笔裤,黑色平底靴,用戴着黑色羊绒手套的手提着一个超市礼盒,整个人水灵灵, 嫩得像根葱。

俩个姑娘, 一精致, 一水灵;一美丽,一清新……各有千秋!

“我约了几个高中同学,吃了年夜饭,我带你去唱歌……”申茉茉妈妈离婚后,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申茉茉小学起就被妈妈送去上各类课外兴趣班,唱歌、跳舞、弹琴、画画等等。

“嗯……”卫思芳见申茉茉真心想她去,便应了下来。

卫思芳边走边不动声色打量着四周,她还是头一回进入大连旧城区。

房子陈旧,有铁护栏和晾衣杆,每家的一层都有一个旧旧的报箱,楼底下总有一群谈论东家常、西家短的大妈,葱郁的绿化,小区内自己搭建的小棚总有一阵打滚子(起源于大连,流行的牌类游戏)的欢笑声。

“……老城常见的三种住宅:第一代是工厂的宿舍和六层的家属院……第二代,是90年代商品房风潮后,建起的第一批商品电梯房,外观普通、县城味足,位置黄金,租户众多,人流复杂。有地下停车场,但往往不够。电梯已经接近10年,电梯墙上贴得往往是某男科或妇科医院的广告……第三代,当属10年后兴起的大部分城市主城新兴区域的中产阶级楼盘,比如高新产业园的名盘大咖,华南区的小清新社区、以及在主城区域星罗密布的新楼盘,这些往往采用的是新的设计理念,有符合现代人需求的户型,充足的车位…………我家属于老城区第一代……”申茉茉见卫思芳好奇,便一一分析给外地来的同学听,最后还不忘自嘲一句,从小呆到大的环境,她越来越难以适应,她妈妈也不让她多回家,说旧城区住的都是什么人?什么环境?说居移气、养移体……每每这样一想,顿时觉得大学四年时光无比漫长。

“哎!茉茉,你就知足吧……像我这样子山区来的,要奋斗多少年,才能买得起这里的旧房子啊……”俩人拐入一片老旧居民区,爬上了五楼,楼梯狭小,光线昏暗,墙上贴着各种红字白底的巴掌大小广告,从开锁到通马桶应有尽有。

“……在大连买房,还是比较划算的,一万多一点一平方,涨不了多少,但也是国内少数没有多少泡沫的房价……”申家是早年建造的公房,一室一厅一卫一厨格局,油漆斑驳,空间狭小局促。

“我特别喜欢大连,空气好……可,难啊……除非中了彩票,不,中了彩票,我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