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帮咱们换的布票吗?”王保国好奇的问,他对穿的不如吃的有兴趣,含着糖,随口问了一问。
“是啊,棉袄一脱,去年的夹衣旧的旧,小的小,今年一家子都重新做,不让你穿旧衣服了。”这小孙子,从出生起没有做过一件新衣裳,都是大哥二哥传下来的。之前,有他闺女在县城里,亲家人脉广,身边总会有些街坊邻里多出一部分副食品,主要是有些人家收入不高,舍不得花钱买副食品,会私下让给亲朋好友,王家有粮食,又有工资,可以出钱让闺女帮忙买些副食品,他每月入城时,就顺便带回来。
可是,这一回,不光如此,家里突然出现一大批玉米与大豆,一大早他与两个孙子送到县城,送到闺女家里,对亲家公说这是有个朋友从北方搞回来的特供(这么饱满的颗粒,能不是特供的吗?)粮食,朋友托他换些钱与任何票。
如今玉米粉还是精粮范畴,一般三毛一斤,还得加粮票。黑市里的价格是平常的好几倍,不必加粮票叫高价粮。
不到两个小时,亲家公几个亲戚朋友过来,大家一分摊,就换回了二十几张大团结以及一大把的票据,当然钱与票花用了些,剩下地多让老婆子收起来。
122 第十二章*()
此为防盗章
王兰兰身附异能, 相较于普通人而言, 那是相当地‘耳聪目明’, 萧哲一出声, 她并听到有人在窗口附近喊她,她也不动, 只是放开精神力微微一扫瞄, 就瞄到萧哲潇洒自在地立于她的窗口下, 手里还拿着两大块,一块是藏青色地粗布, 一块是灰黑色地粗布,王兰兰瞬间明白了他的意图, 心底暗暗腹诽:他太心急了吧!
不过, 王兰兰依旧探出头去, 对他无声地做了个口形:稍等一下。说是解放了, 可男女还是有大防的, 至少没有旁人陪同下还是不见为妙, 下乡地八婆可不少呢!特别是对象是知青,那处处有人等候着‘捕风捉影’呢!那个女知青, 与临村的青年不是让村民津津乐道吗?事情是这样子的,玉泉村有了个‘扫盲班’, 与玉泉村只有一路之隔的白泉村就有人过来蹭课,蹭来蹭去, 就蹭出八卦来了!
三分钟后。
王兰兰咚咚地下了楼, 穿着布鞋的小脚踢踢踏踏跑到萧哲前方一米远才停下, 微喘着道:“给我吧。”言罢,伸出纤细如羊脂玉的小手,唯一不完美的修长手指头染上点墨水。
“给”萧哲伸手有力的手臂将布料递给王兰兰时,分开时不忘捏了下她细-腻-柔-嫩地小手,虽说他昨晚就很想摸了摸、捏一捏,但他死也不承认。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她注意,接下去好说话罢了。
这般明显的吃豆腐,令王兰兰抬眼怒视。
可两人四目相对时,只见萧哲眼尾微微上挑,此刻又是咧着嘴唇笑着,唇形看上去特别的性感,他向前跨了一大步,低头轻轻地俯过去,在她耳边低语了声:“兰兰,帮哥买些富强粉,钱与票在布料里,别丢了。”言罢,他转身潇洒地离开了。
萧哲边走边忖思着:也许这里是南边儿的缘故吧,村民没有多少麦子存着,他求王支书搞些富强粉,要钱有钱要票有票,可王支书摇头道:村里没有人家有那玩意儿,有一点也是留着给老人孩子吃的,县城里一个职工每月也只有两三斤的份额。他只能自给自足,可以在那三分荒地上种冬小麦,村里提供麦种给他。
当时萧哲不信邪,挨家挨户地说讨换,结果只换了点白米,吃得他很不习惯。昨日,他去了县城想法子。可是,他没有县城的粮本,就算有全国粮票与钱也只能去国营饭店大吃一顿。是买不到富强粉自己做面条吃、包饺子吃。
一般来说县城都有黑市,可是人生地不熟,他一下子找不到黑市,昨日无意之中发现了这个小姑娘在给那个妇人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