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2)

1块,这个她在医院里顺过一些。

今儿做不成了,黄豆得先用清水泡一夜,明儿再做吧,做成了正好给姑姑送一份过去,正好到了与姑姑偷偷碰头的时间,彼此送上家里有的东西,表示彼此的关爱之情。

那就先用烤箱做蛋糕吧。

鸡蛋,有;面粉,有富强粉;白糖,有;色拉油,就用玉米油;牛奶,用奶粉泡;那就开始吧,先做蛋白霜,接下去做蛋黄糊,最后交蛋白霜与蛋黄糊翻拌在一起,倒入8寸的圆形蛋糕模中,在烤箱预热10分钟,把蛋糕放入预热好的烤箱的中层,上下火,170度,40分钟。

一切搞定,下楼转一转。

半晌后,再回到三楼时。

蛋糕烤好了,立即带上隔热手套把它取出来,放在桌子上嗑几下,然后倒扣在烤架上,等蛋糕完全冷却后,就可以脱模了。

片刻后,曾继红给自己切下一小块,含入口中,偿了偿,不错,真不错!不能直接送到一楼,先收入空间,明日与姑姑会面之后,给宝生一半,再带回来一半,给爷爷奶奶偿偿。

次日起床,吃完早餐,曾继红就上了三楼,开始做豆腐,用搅拌机把黄豆打成生豆浆。

1965年初夏,徐家汇,曾宅

曾宅很大,三层楼高,并还有一个阁楼,前面有小草坪,后面有小花园,宅子里有不少古董书画和家具,家具是黄花犁和紫檀的。

二楼,有一间粉-红色调的大房间,这间房子布置得非常用心,完全就是一间豪华的公主房。

曾澜澜躺在柔软地大床上,无力的叹息:被丈夫宠着活到了99,寿终正寝后,咋又回到了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半晌后。

接收完姓曾名澜澜的十四岁美丽少女,她是出身良好的天之娇女。爷爷曾振光是留过洋回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奶奶是位‘点石成金’的美国华裔商人,父亲母亲皆毕业于上海重点大学,后又参加解放后的重建工作。

112.第二章()

此为防盗章

除了原主的‘官配’徐诚之外, 另一位气度非凡的男知青, 姓萧名哲, 听说来自京城,是干部家庭出生, 王兰兰每个星期天放假在家时,也会在村里逛荡一下。

在村尾,与萧哲不期而遇时,王兰兰的眼神忍不住往萧哲身上飘。这也不能怪她的, 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哪个没有偷偷打量过他啊!实在是他长了一副好皮相,身材颀长,双臂有力,并不瘦弱,脸上轮廓分明, 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更为关键的是他一身的气质不同凡响。

萧哲的文化水平最高, 高中已毕业,像他这类家庭出身的子弟, 不论外面如何运动,家里自有一套规矩,不会‘人云亦云’,乱跟一气。

因此他当仁不让成了大班的老师同;而那女知青杜群不过是个初中生(在工厂当了几年女工, 如今工作让妹妹顶了去, 而她自己则顶了妹妹下乡的名额, 这一切皆是因为她是个拖油瓶之故), 就负责了小班;剩下的中班老师是由徐诚担任。

村中新鲜事儿少,来了三个知青,就开始‘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知青生活,时间长了,连王兰兰也经常听说一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