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她阖眼,脑海里总能浮现牢城营里唐笙满身是血的场景。
“陛下,不会有事的。”方汀温声劝慰。
秦妙观垂首望着念珠,没再言语。
同一日,有两支队伍出了京。
过了幽州两支队伍便朝不同的方向行进了。
海陵王和周御史表面相谈甚欢,实则各怀心思。
周御史旧日因直言善谏,曾蒙受辽东乡党迫害,秦妙观掌权后将他捞了出来,晋为监察御史。
大齐开国近百年,各地士绅几乎垄断了科考,其中辽东和江南两地出的进士、举人不计其数,久而久之就有了摩擦,渐渐的又因权力争夺,演变成了政治迫害。
隆光和庆熙二帝乐见其成,到秦妙观这,已显露出党争之势。
秦妙观钦点刚正不阿的周御史,给了他陈奏密折之权,既是维持这种微妙的制衡,亦是监视海陵王,海陵王宗亲的威名亦能震慑拨响算盘的士绅。
唐笙的话不是没给她警醒。
时下,唯有海陵王没有任何把柄握在她手中,秦妙观总要给他机会,探一探他的底细。
北六营直属皇帝,林朝洛握有兵权,方清露握有监察司法之权,钦差干涉布政和清查吏治,开春来漕运司分批输送边军的六粮饷,仍有四批握在她手中至此秦妙观已布局完毕。
可夜里,她仍是辗转难眠,心绪不宁,总觉得会发生什么。
方汀进了安神药,待秦妙观用完又特地给她揉起了当阳穴。
“陛下可是还挂念着唐大人?”
“朕不放心辽东。”秦妙观阖眸。
辽东太远,若是周御史不如实奏报,秦妙观就无法及时悉知情形,会使她决策滞后。
“陛下圣明睿断”
方汀话音未落,耳畔忽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秦妙观倏地睁开了眼睛。
第89章 “这是个局,你不能杀他。”
能在这个时辰打搅秦妙观, 一定是什么要紧的坏事。
秦妙观一睁眼,方汀的眼皮也跟着跳了两下。
传讯女官的脚步声催命符似的敲击方汀的心间。
千万别是辽东和唐笙出了事,方汀交错握掌, 紧盯帘幕外。
“陛下,唐大人”传讯女官行了完礼, 气息不稳, 正欲说下半句话,便听到了陛下的声音。
“唐笙怎么了?”秦妙观的情绪凝于疲惫的眉眼间,面色略显阴沉。
“回陛下话,唐大人那派人来报,说惠明翁主的车驾失踪了。”传讯女官一气说完, “卫队正搜寻,人手不够,来京请援的路上遇着了唐大人的仪队,唐大人已派人跟去了。”
旁人或许不能察觉,但离陛下最近方汀却知道, 秦妙观方才显然松了口气。
“加派一队禁军,若是人手仍不够, 叫她奏明, 再调。”秦妙观说。
明亮的烛焰在她眸底燃烧。
距京数十里,结成明蛇的火把随风摇曳,映亮了几千双眸。
唐笙打马走在分隔开的火光中央,在她走后, 身后的火光聚拢,成了暗夜下的一片燃烧着的汪洋。
“十五位宗亲皆是议储人选, 倘有闪失,我等同罪。”唐笙高声道, “今夜无星,月色晦暗,起雨后车辙就被冲散了,要寻人就更难了”
“今夜,本官与诸位一同寻找,务必在落雨前找回惠明翁主。”
她语调并不激昂,但字字铿锵,结结实实地砸在众人心上。
火海熄了,散成了零落的光点,闪烁于苍茫的大地。
*
“都收刀。”方清露摁下已经冲出去半个身子的孙匠,挑明了话柄,“我等奉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