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1 / 2)

唐笙不乱飞了,规规矩矩立好,等着秦妙观发话。

她用眼缝偷看秦妙观:这人方才还是高兴的,怎么眨眼间就变脸了?

“你治疫有功,朕该赏你。”秦妙观摊开折子,低垂的视线在身旁人和书案之间不着痕迹地飘动,“你想要什么赏啊。”

唐笙眨巴眼睛,刚要开口就被泼了冷水。

秦妙观特地补充道:“去辽东除外。”

唐笙:“……”

见她许久不说话,秦妙观终于回眸:“说话。哑巴了?”

唐笙咬唇,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

犟种。

秦妙观在心中骂了声。

“过来。”秦妙观压着火,见犟种只挪了几步,又补充道,“到朕跟前来。”

皇命不可违,唐笙乖乖过去。

“蹲下。”

唐笙照做了,然后脸颊就被人捧住,疯狂揉搓起来。

“你就故意气朕是吧。”秦妙观揉得她“面目狰狞”仍不罢手,“仗着朕不舍得惩处你。”

唐笙含混道:“微臣补葛”

“朕看你胆大包天。”秦妙观揉完还不解恨,又上手捏了几下。

“我哪敢!”唐笙扑腾起身,圈住了秦妙观,仰首看她,“我胆儿那么小。”

被锢在御座上动弹不得的秦妙观:“……”

“通政使、礼部郎中、典仪、鸿胪寺少卿。”秦妙观说,“你自个挑一个。”

“我挑去辽东。”

“你再多说一句,朕就将你发配辽东苦寒地。”

唐笙不想被发配边疆,她苦着张脸道:“这四个差事都有哪些职权呀?”

“通政使负责转呈奏章,引进百姓之言。礼部郎中和典仪二差皆是司礼的,鸿胪寺少卿掌管朝会仪节。”

秦妙观早就缺省好了唐笙的选项:这些个官职里只有通政使听着光伟些,实际这些年密折制兴起,通政使的差事逐渐清闲,不再能再直接触碰朝堂争权夺利最阴暗的那一面。唐笙在此任上也能多涨些见识,熟悉熟悉朝中章程,也算是比较稳妥的历练。

果不其然,唐笙在听得“引进百姓之言”这句后,便选了通政使。

引进百姓之言而无直接处理之权,这差事表面瞧着得罪人,实际背后有人担着。

秦妙观样样都考虑到了,一步一步牵引着唐笙上了钩。

她装模做样道:“为何要选这个差事,担些闲差不好么。”

唐笙一五一十地说起了这段日子在幽州的所见所闻,讲起了今天在回京路上碰上的事。

“你能看到这么多,是好事。”秦妙观说,“朕还是皇女时当差也瞧见了这些,那时无能为力,如今坐稳了位置,才有机会推行新政。”

唐笙枕着秦妙观的腿,满眼水泽:

“所以,我想当个好官嘛,而不是那种食君禄还搜刮民脂民膏的。”

秦妙观微仰首,好让自己错开唐笙的凝望。

她叹道:“若是天下官员,都能这般想便好了。”

唐笙安慰她:“总会有那一天的。”

“沈七是谁,朕会派人去查。想来应是沈家旁支,老太傅治家还算刚严,不会纵容此事。”

“我这算不算引入百姓之言,上达天听。”

“算。”

窗外的阴翳消散了,虽是午后,阳光却还是清透的。

唐笙起身,双手撑在御座两侧,俯身贴近秦妙观。

这大逆不道的姿态,秦妙观竟也忍下了。

“那我可以讨个赏吗?”唐笙维持这具有侵.略.性的姿态,眼眸却还是明亮的。

秦妙观勾着她的腰间的革带,将她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