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笑了片刻,把画卷收了起来,整理宫裙在书案前站好,双手叠放在腰间,亭亭玉立,曼妙身段儿展现的淋漓尽致。
“看你这么会说话,本宫就不计较你骗人的事儿了。就按照我的模样写一首诗词,我不外传,特别是红鸾那儿。”
许不令光明正大的注视太后许久,从头看到脚,再从脚看到头。
太后把许不令当晚辈,倒也没有太过避讳,还提着裙摆原地转了一圈儿,宫廷舞常见的姿势,裙摆飞散,一动一停间,尽显压城之国色。
许不令拂袖持笔,本想把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抬出来交差,毕竟这首最适合。
可拿着毛笔犹豫了片刻,许不令又想起了身上的锁龙蛊。看着面前的太后,稍微沉默了片刻,抬笔在洁白宣纸上写下来: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写完后,许不令把狼毫放在了笔山上,微微颔首。
太后没想到这么快就写完了,带着几分期待走到许不令身旁,目光扫过宣纸,明显带着几分惊艳之色,拿起来仔细观摩。
“嗯……”
太后明显是很喜欢的,不过,虽然不晓得这首诗是叛军破长安时写下的,其中的滔天杀气却能看出几分,这若是被人曲解,难免惹来麻烦。
太后酝酿了稍许,微笑道:“不令,本宫还没有傲世群芳的本事,这首诗杀气太重了些。”
许不令摇头笑了下:“身上中了毒,一直没找到解毒之法,心里面确实有些戾气,太后勿怪。”
太后把宣纸叠起来,收进了怀里,含笑道:
“朝廷一直在追查锁龙蛊的事儿,迟早会有线索。你年纪尚轻,要平心静气,只要不动气常喝烈酒,锁龙蛊便不会轻易发作。”
许不令点头轻笑,让宫女把书案笔墨收了起来,随意和太后聊了几句家常后,才随口询问道:
“对了,我自幼好武,对贾公公早有耳闻,前几天听陆姨说贾公公还有个义子,名叫贾易,来京城后一直未曾见过,太后可知晓其人?”
第九章 突发奇想
太后侧坐在雕花软榻之上,从宫女手中接过茶水,放在了许不令面前。听起询问,蹙眉想了下:
“贾易……贾公公是有个义子,十年前圣上登基时入的宫,起先在内库当差,后被贾公公看中收为了义子,本宫不管这事儿,了解不多。”
许不令端起茶杯,轻轻点头,只要人还在宫里就好,不过太监也分品级,内库是天子私库,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刚入宫还没被贾公公收为义子的太监,便担任掌事,官运未免太好了些。
“太后,这个贾易,入宫前是个什么身份?”
太后轻抿了口茶水回想,不慎之下把茶叶吸进了嘴里,忙得用纤薄红唇叼住半枚翠绿茶叶,左右看了看。
许不令从怀里取出手绢,摊开在手心伸了过去。
太后眨了眨眼睛,抿着茶叶有些不好意思,把手绢接了过来,捻住唇边的茶叶放入其中,交给了走过来的宫女:
“好像是崔家打了招呼才直接去了内库任职,现在还负责看护着立政殿,估计是崔家送来保护皇后的人,能被贾公公收为义子,想来武艺不错。”
许不令微微蹙眉,太后所说的崔家,便是‘萧陆崔王李’中的幽州崔氏了,已故皇后的娘家。不过崔家向来保守中庸,在朝堂上也算是中立派,和许家无利益纠葛,不太可能卷进这件事中,想要查清楚锁龙蛊,恐怕还得亲自去会会身在宫中的贾易。
念及此处,许不令不再多问,从旁边取来了小礼盒,打开后里面是几盒香粉:
“上次收了太后的好酒,却失信与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