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1 / 2)

“海陵王谋反一事,同放权没有干系罢。”

“怎会没有干系,历朝历代,军政财粮皆是分开的,总督一职多是虚设,自宣平十六年来,已有一甲子未曾真授过如此大权了。”

“唐总督平叛有功,对陛下是忠心耿耿,怎会有不轨之心?”

……

秦?Q观拨着念珠,隔着薄幕瞧着喋喋不休的老臣。

这是她称病后头次召见朝臣,为的是处置海陵王谋反一事。

隔着薄幕,人立得又远,朝臣看不清她的面容,许久未听到皇帝的声音,吵着吵着就闭嘴了。

唐笙穿着便服回来,一路都未张扬,这几个朝臣还不知他们议论的正于皇帝的寝宫呼呼大睡呢。

帘幕后的方汀几度抬头,想要暗示他们不要胡乱下定论了,奈何丹墀下的人根本接收不到讯息。

“朕只问,海陵王同其僚属,该怎样处置。”秦?Q观倚上圆枕,取来海陵王的陈情折观阅。

一直未出声的老宗正出列:“陛下,同室操戈本就是丑事,处理此事不宜张扬。文宗皇帝一脉已渐凋敝。依臣所见,血浓于水――”

“他起兵谋反时怎么不惦念着血浓于水。”

秦?Q观屈指掩鼻,眸色幽深:“外敌当前,他想到的只有一己私利,从不为天下计,这般全然不顾家国大义的人反倒成了天下供养的郡王,实在是可叹可悲。”

“陛下,有外力胁迫或奸人蛊惑也未可知呀。”宗正听出了秦?Q观的杀意,下跪道,“还是要交由有司审问的,弄清原委再做定夺。若有不明理的,歪曲陛下残害手足,实非益事。”

宗正亦是宗亲,寻常日子都无需下跪。秦?Q观见他这般,没有叫他起身的意思,只道:“你现在就是不明理。”

宗正颤身,不敢再言。

秦?Q观淡淡道:“收回封地,查抄其家产,赐自尽。其家人废为庶人,永不得入京。有关者,重者夷三族,轻者满门抄斩,不必复议。”

她丢下陈情折,起身往内殿去,众人顿首跪送,不敢抬头。

至此,大齐宗亲势力土崩瓦解,宗室之中再也无人能撼动皇权了。

第114章

唐笙睡得正香, 秦?Q观坐于榻边,拨去她嘴角衔着的发。

这人知晓她爱睡里侧,累成这样也只睡了半边。秦?Q观轻手轻脚地越过她, 枕在她身侧。

长久奔波于乡野间,唐笙晒黑些, 瞧着人也瘦了, 颧骨凸了些许,显出了些凶相。

秦?Q观心酸酸的,牵住了她的指节,累得脱力的唐笙丝毫没有觉察。

难得没有烦心事,她又啄了啄唐笙的额角, 这才舍得倚好,在唐笙身侧看起了闲书。

榻上的温度催得人眼皮发黏,安静久了,忧虑了几夜的秦?Q观也倚着唐笙睡去了。

醒来时,天已经黑了。

唐笙正立在窗边远眺, 她浸于光影中,长袍与月光同色。

这场景同她在书信里写得极像, 秦?Q观从身后拥住了她, 枕上了她的肩头。

嗅着唐笙发间的味道,秦?Q观惬意地阖上了眼眸。

“这回准备待几日。”刚相见,秦?Q观就想到了离别,语调发涩。

牵绊总是最磨人的, 秦?Q观患得患失,既惦念相聚, 又畏惧离别。

辽东又起烽火,这种聚少离多的日子, 太难挨了。

“我也不知。”唐笙明白她的担忧,转身拥住她。

月有阴晴圆缺。

今夜月是残缺的,人确实团圆的。

有些话不必说出口,静静拥抱,倾听彼此的心跳就足够了。

“又起战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