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永嘉嗯了一声。

好一会儿,裴清发觉她的身子松了下来,想是已经睡着时,才倾了身吻了吻她的脸颊。

当日秦王让他易容入皇宫做太医,易容术是秦王麾下董先生的拿手好戏,这事解了,却还有其他的事。一个人的容貌可改,但声音、字迹以及身形步态,皆需要改一改。字迹是好改的,这一点他有把握。但是嗓音身形并非他所长,须找旁人助力。

这个人便是阿明。

阿明尚在戏班子中时,裴清曾随着裴父一同去给他们治病,那时两个人年岁相仿,都只十岁上下,同龄人玩得来,一来二去就熟络起来了。

裴清知道他有这般的独门绝技,二人交情颇深,阿明并不问他学这个做什么,只倾囊相授。裴清所要的简单,不过是将声音稍换换,不去学什么男变女的,未有几日他便学会了这个招式。

而今他不愿让永嘉接触到太多,以防她起了疑。

-

裴家院落居于姑苏城外十里的杏花镇上,杏花镇背倚矮山,溪水环绕,是个风景奇秀之地。小院在镇子边缘,临着一方湖泊,幽静无人扰。

杏花镇虽在姑苏城外,却因盛产丝绸而不失城里头那般繁华热闹,永嘉在车马上瞥见了镇上的烟火气,下了车马却见了这偏僻处,不由得讶然:“你们做郎中的,怎的住在这般偏僻的地方?百姓们要求医问药须费上好些脚程呢。”

院落外的青石板间业已杂草丛生,高的甚至及了人膝,裴清搀着她,边道:“医馆在镇上,平日里我们都歇在医馆,不碍事。”

永嘉道:“我将医馆忘了,公爹云游天下去了,那医馆还开着吗?”

裴清道:“开着,我没能继承他的衣钵,他就传给了他的徒弟。”

说着,他推开了院门。竹条做成的门已经有好些斑驳脱落之处,松垮地好像叫人一推就能散了架了,看着便知这儿已经好久没有人来过了。

永嘉道:“那我们等下去看看吧,要紧吗?”她见过的多是宫里头的太医,民间的医馆倒还没有仔仔细细地体会过,又是裴清家的,自然很感兴趣。

裴清笑道:“去吧。”

院子并不大,只有三间屋子。二人进了裴清儿时居住的西屋,院外头的杂草却丛生,屋内却整洁干净,处处收拾得妥当,想是裴父走之前细心打理过的,只添了一层薄薄的灰。

支了轩窗透气,屋内敞亮起来。这儿简朴素净,没有一件多余的物件,丝毫不沾染京城中那些府院里头的奢靡华贵之气。永嘉忽地解了裴府的规制为何那般,明明是个三品大员东阁学士的居所,却处处低调素雅,从主子到下人没有见着铺张的。

原来是自小的习性。

要说这屋里头显得最拥挤的地儿,就是裴清的那几架书架了。架上满满当当地放着书籍,本本都是精心打理好了再放上去的,有些虽因着老旧而泛黄破损,但没有褶皱或是挂了半片书页下来。

她那几个顽劣的弟弟,新拿到的课本还未出三天,就这儿缺一角那儿折三页了,一本好好的书被折腾成了梅干菜似的。

裴清这个人的确很干净利落。

永嘉抽出一本《黄帝内经》,裴清是自小学医的,她是半道入门的,他书架上的有些书她并不读得懂,这本《黄帝内经》却时常翻阅能看进去些。

这本书许是裴清自小就拿着读,一旁的批注兼圈点勾画皆是一股子小孩子气,但字迹方正,看得出有书家底子。高门贵府簪缨之家尤其看中孩子们的字,字如其人人如其字,自小就请了师父来教导。

若是些世家公子有这一手好字,永嘉便会归为家里有这个规矩,写不出好字才是怪。但裴家是如此清贫,裴清却处处像个世家大族里头养出来的。他的字很好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