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送到宫里去,到时候再召御史大人们入宫查看。来人呐,把这些东西抬下去。”
陆平将跟着司礼监走了,临走的时候又向永嘉道了一句:“今夜里,就有戏看了,殿下且快些将那些东西寻出来。”
永嘉迟疑了一下,最后只道了句“知道了”。她本想在此时进宫,可是朝政大事她身为女子不能直接参与。她望着司礼监一众人抬着箱子离去的身影,皱了眉。
若真有行述,那么裴清的那些流言.......皇兄会怎么想?
-
奉天殿内,八大箱黄花梨木箱子被齐齐整整地摆放着,司礼监的宦官们身影忙碌,手脚利索地将其中的书一本接着一本拿出来存档记录。
箱子大开,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共计两百七十六本厚薄不一的书册被整理出来放在地上。
隆顺帝高坐龙椅之上,手撑在扶手上支着头,俯瞰着下方差点儿将整个大殿都铺满的书卷。
记罢了数的宦官将单子恭恭敬敬地呈了上去,黄公公启奏道:“回皇上,行述共计七十三人,两百七十六本录述。”
隆顺帝捏着单子,读道:“礼部侍郎裴清,四十六本。他这是独占了大半江山啊。”
侍立一旁的李福全正递了茶水,这会儿瞪大了眼睛,大气不敢喘一声。
陆平瞥了一眼座上,又落目在地上铺着的书卷上。果然与他想得不错,晋王这一次最想拉下水的人就是裴清,他正好借了晋王的力倒裴。
黄公公道:“晋王府的行述数目虽多,但并不知其真假,奴婢觉得,还是让刑部先一一验过的好。”
陆平道:“七十三位大人若一一验,那要验到何时?更何况百官心生惊惧,恐怕朝政不稳。奴婢觉得,该拣其中紧要的查问就是了。”
隆顺帝捏着单子半晌,最后道:“将前五个人的行述送到刑部去,其余的发给都察院,让御史们去折腾。陆平,你亲自送到刑部去。”
陆平颔首称是。
这件事做得急,待陆平从刑部衙署出来,已然是夜深时分。明日就是春分,天却还冷着,不知何时起密密地飘了细雨,在灯笼幽微的光下飘飞若柳絮。
本就冷,下了雨更冷。陆平出了衙署,侍候的小宦官立马递上了手炉暖着,侍奉陆平入了轿。小宦官在外头跟着,躬身贴着轿帘问道:“干爹,现在是回宫里去?”
陆平抚着滚烫的手炉眯了眯眼睛:“不急,咱们今儿个出来是办正事,不差这一刻两刻的。去裴府。”
小宦官一时疑惑,压低了声道:“裴府?咱们不是刚送完裴大人的行述吗?干爹还打这儿去?”
“你若再多嘴,咱家就把你的嘴铰下来。”轿中人冷哼一声,“打街角就放下来,我们走着去,别叫旁人看见司礼监的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