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1 / 3)

此时诸将已陆续来到堂屋,纷纷拜见皇帝,此间最大的房屋、一时间也显得拥挤了起来。

这是步协第一次参加晋朝的军机议事,情况却有点出乎意料;近臣挂上一副图之后,皇帝便直接开始部署方略了!

皇帝认为吴军在西陵失陷之后,兵力损失极大(主要是被俘和投降),士气低落;而晋军的消耗不大,应即刻开始乘胜向江陵进军!

西陵和江陵之间还有座城、夷道,宜都郡治其实在夷道,并不在西陵;但因晋军从北方来,所以镇守峡口的西陵更加重要。皇帝暂时不想攻夷道,而是水陆并进、径直向江陵进发。江陵是吴国荆州州治,城中有各种印信、州治官吏;只要拿下江陵,名义上便取得了荆州,各郡县群龙无首、很容易被劝降。

此略很有道理,不过通常情况下、大事主张不会由皇帝自己提出来,那样才能让大臣去承担责任。当初吴国皇帝就是这样做的,想打击太子孙和一當、则需要鲁王孙霸出面;矛盾不能轻易指向皇帝,否则会动摇朝廷整体的威信。

晋朝皇帝却很直接、自己就把部署安排好了,难怪之前突然抢占东石坂、来得那么快!

皇帝不仅敢于担事那么简单,主要应是对战事极有信心,胜券在握之下、自然可以省去许多过程。

..........

第830章 认清现实

西陵被围城没几天,步协便献出城池,不战而降!

大都督朱绩、将督陆抗听说此事的时候,简直是猝不及防。大伙此时还在西陵南边的夷道,并没有退走太远,猇亭以北都还有吴军斥候;谁也没想到这样的情况,步协降得也太快了!

朱绩痛心疾首道:“西陵城高墙厚,修得如此坚固,整个荆州,能与西陵相提并论的城池、除了江陵还有哪座?步协阿,汝将来有何面目、见步丞相于九泉之下?”

陆抗也很震惊,但他此时反而没有骂,只是随口劝了大都督两句。

朱绩忽然掏出一封书信来,拿在手里,紧皱眉头大骂道:“朝廷好不容易派吕世议(吕据)率军来援,这下好了,增加的援兵、还不如他步协拱手缴械的人多!卑劣,无耻,简直是个祸害!”

“大都督骂得对。”陆抗附和道。他心里也一肚子气,张了张嘴,却已经不想骂了!因为他发现毫无作用,而且忽然间有一股颓然之感、迅速袭上心头,超过了愤怒。

陆抗挺要面子和名声、几乎不会明着巴结他人,但同时也是个极其识时务的人。诸葛家出事之后,他便主动与张昭的孙女离婚,正是因为认清了现实。此时亦是如此,只过了一会,他便基本明白了当下的处境!

他早就对孙峻和朱绩都说过,晋军主力大举来犯荆州,最重要的是要守住西陵、江陵二城。现在西陵迅速失守,西线水陆门户大开,这仗还怎么打?

本来晋军就兵强马壮,还有蜀地上游之利,吴军就算不出差错、形势也比较危险;现在竟然遇到西陵那样的情况,荆州应已守不住了、吴国也完了!

“唉……”陆抗此时只能仰头长叹一口气,不过再多的感慨、都不能改变现实。至于以前想通过这次难度极大的战役、一战成名的期望,更是完全落了空!两人站在江边骂了一会,此时都已沉默下来;陆抗迎着江面的凉风,亦无方略再献策于朱绩。

面对打不赢的仗,最好的选择、当然是不打!

但是敌军已经攻了过来,又不能不打;尤其对于荆州大都督朱绩来说,身为西线主将,若是这样就扔掉整个荆州、望风而逃,那他的评价与步协有什么区别?因此陆抗在大都督面前,几乎已无话可说。

一行人暂且离开了江畔,回到夷道议事。

两天后,中军还没商议出良策,忽然又传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