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2 / 3)

国人也听到了那些事。不过孙峻在这一点上倒是挺佩服秦亮,还敢把那些妇人留在身边!而孙峻就没那么胆大,他尝过诸葛恪家的妇人便都除掉了。

这时司马师好像终于冷静了下来

,说道:「若非秦亮当政,北面定不会急于伐吴。但秦亮此人不同,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哼!」孙峻发出一个声音回应。他的看法其实和司马师差不多,但是司马师只想着自家的仇恨、在谈大事之时也试图引导孙峻的判断,这让孙峻心里有些不悦!

司马师大概敏锐地看出了孙峻的感受、遂未继续多言,这让孙峻稍有意外。刚才的刹那间,他还以为司马师会继续劝说,只要莿杀秦亮成功,多半就能让洛阳无暇伐吴!然而相隔千里、这种事谈何容易,失败了反倒会进一步激怒秦亮,而秦亮现在可是晋国皇帝!.

孙峻便也停止了谈论,又抬头久久眺望着江面。有时候建业这边、秋季也有暴雨大风,不过此时依旧风平浪静,只有水浪缓慢冲上岸边的「哗、哗」声音。

阴雨之间,雾沉沉的大江一望无际,连对岸的风物也看不清了。如此宽广的大江、宁静的江北景象,莫名让人有一种安心的错觉,几乎难以想象、将会忽然出现什么惊涛骇浪!

..

第768章 平吴策

北方的秋季几乎没有绵绵细雨。不过洛阳最近吹北风了,炎热的天气正在迅速消退。

七月间,秦亮先是下诏,追赠已经去世的青徐都督胡质为司徒。主要还是考虑扬州起兵勤王时、胡质并未从东路夹击勤王军,而是在司马家的催促下仍选择按兵不动;另外胡质是寿春人士,在青徐做官时、与镇守扬州的王家关系不错。

接着朝廷又进行了稍许人事调整,把出任青徐都督不久的胡遵、调去了关中做雍凉都督;再把邓艾调去徐州,出任青徐都督。

雍凉暂时平静无事,来自蜀汉国的长期威胁已经解除、西面军事压力骤减,正适合胡遵镇守。

秦亮与胡遵没什么来往,但胡遵之子胡奋早已投奔了秦亮、并肩作战履立战功。胡家的前程无虞,胡遵自然是可靠的。况且胡遵在东关之役中的表现实在不太行,完全不是诸葛恪丁奉的对手!这种军事才能一般、立場可靠的大将,正适合此时的长安。

相反邓艾是最能打的大将之一、而且识路,不能让他继续虚耗在西线。邓艾不过只是喜欢抢功而已,但他要是真能抢到大功、在徐州直接渡江拿下建业,那秦亮必定还很佩服!可惜那不太可能,吴国的兵力远超蜀汉,建业又是重兵防守的都城,邓艾就算能摸到建业,军力悬殊太大、打不赢也没用。

没几天秦亮便带着羊徽瑜、前去永和里祭祀,主要是为了见羊祜一面。羊徽瑜之母去年才离世、秦亮去一趟羊家也在情理之中,不过秦亮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太容易受人关注,随后他还得去王家、费家,免得有厚此薄彼之嫌。

此行依旧没有皇帝仪仗,秦亮还是嫌折腾,除非出去祭天、检阅等活动,他都没有大张旗鼓,如此还能节省钱粮。大伙带上了冬瓜、豇豆等物产,以及猪羊肉食,轻车简行便去了永和里。

随从之中除了宣德将军饶大山,还有文钦的儿子文俶。实岁不到十五的阿鸯还没成年,不过秦亮还是在饶大山麾下、早早给他安排了个骑督的官职。文钦是谯县人、身份有点问题,但他儿子从小就叫秦亮为叔父,刚出仕领的便是晋朝俸禄,将来应该更可靠一些。同时文钦知道儿子这么小已在皇帝身边,心里也更有底。

羊家宅邸大门敞开,不过秦亮等人被奴仆们请入庭院之后、才见两个披麻戴孝的人迎接上来。除了羊叔子,旁边的妇人应该是夏侯氏。

夫妇二人立刻俯拜顿首,叔子道:「臣不知陛下、夫人幸寒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