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势,反过来以手心触地,额头磕到地面上。这是第一次稽首,过程缓慢、却是一气呵成,但场面不太整齐。
接着是再拜之礼,这次整齐得多,同样的稽首礼又来了一遍。因为稽首一次、好像就拜了两次,仿佛对天子是四拜,实际只是两次稽首拜礼。
这时众人齐声喊道:“吾皇万寿无疆!”
秦亮正身跪坐,双手端正地放在膝上,口齿清楚地说道:“众卿免礼。”
礼仪并不复杂,时间也无须太长,如此便是确立了君臣的名分了!稽首拜过、口称吾皇便已足够,人总要言而有信,认了就不能反悔!
钟会起身,走到了前面,缓缓展开帛书,稍等片刻、侧面的宦官没有动静,一脸络腮胡、实则年纪不大的钟会便大声道:“诏曰,今朕承帝王之绪,以正元三年为武初元年,议改正朔,易服色,同律度量,承金行,大赦天下;自殊死以下、诸不当得赦,皆赦除之!”
简单的诏书念完,钟会把帛书交由大鸿胪属官,重新拿了一卷更厚的帛书,再次颁诏。
册封祁县王岑为皇后,王氏(玄姬)为贵妃,泰山羊氏为夫人;贵妃在魏朝称为贵嫔、与夫人一个级别,都是皇后之下的最高封号。江夏费氏为淑妃,吴心为淑媛、济阴吴氏为昭仪、陆氏为昭华(爵比县侯)。
赐封王广、令狐愚为郡公,各增食邑万余户,两家兄弟皆封县侯。秦胜为郡王,秦朗为县王。
封王康为卫尉,以及中书令陈安,杨威、熊寿、潘忠、张猛等中军将领,即原来的庐江郡屯兵八部校尉,以及豫州刺史傅嘏,加爵为县侯。以钟会为大鸿胪,贾充为侍中,饶崇(大山)为宣德将军,加上尚书右仆射辛敞、城门校尉马茂、都督邓艾和陈泰、赋闲在家的羊祜,亦封为县侯。
以陈骞、荀勖、王浑为侍中;王沈、吕巽等人为散骑常侍;朱登为秘书令;郭统为散骑常侍(郭淮去世前是都乡侯、爵位在亭侯之下);以及梁州刺史王濬、荆州刺史杜预,少府马钧、校事令隐慈、尚书左仆射王经、吴应、胡奋、马隆等人,皆加爵为乡侯。
黄远为黄门郎,张华为度支尚书(改任诸葛诞为客曹尚书),卢钦为左民尚书,祁大、简培为镇护将军,封为亭侯。
还有各地的都督刺史、朝廷官员,如桓范、卢毓、文钦等人,很多都有晋爵或者加增食邑。官职暂时没变的官员,都继续出任原职。
这份赐封的诏书,确比刚才的即位诏书长了许多倍。
第738章 初来乍到
诏书念完之后,正殿中表演了一阵礼乐之舞。群臣上贺表,大鸿胪的官员挑了几份念给秦亮听。为了答谢群臣的道贺,秦亮则在东堂设宴赏赐大家。
于是群臣暂时拜别,稍后再去东堂赴宴。
正殿这样的场合、只适合庄重的礼乐,但一会大伙去了东堂,便可以欣赏清商乐、以及百戏等俗曲节目了。秦亮还叫宦官告诉大家,东堂赐宴可以带家眷。挨着东堂的东边,有一处厅堂叫东殿,妇人便可以在那里参加宴会,皇后还会亲自接待。
宫中赐宴、似乎与相国府的宴席有某种相似之处,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原先养在相国府的家伎,也让秦亮带到了皇宫,直接让她们进入清商署。
庄重的大典已经结束,宴会上各种舞姬美女表演长袖舞、清商乐,还有插科打诨、逗人发笑的俗戏。只不过相比相国府的宴会,这下王广、令狐愚等人不能跑到皇位旁边来饮酒谈笑了,诸臣敬酒始终也离了一段距离。秦亮身边只有宦官宫女作陪。
秦亮一边与群臣欣赏歌舞、一边饮酒,酒至半酣,他便走侧后门暂时离席。
东堂外面也有台基、回廊,但台基不如正殿那么高。秦亮这时才有机会站在台基上,观望了一会皇宫内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