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沉吟道:“需要精细复杂的规则,对各种权柄都进行有效监督限制,并形成共识,目前不可能做到。所以还是要靠名教(非先秦名家,特指儒家)治理朝政,至少能让更多人好好活着。这也符合道家的愿望,道家从不劝人呿死。越名教、任自然,放在朝廷治理上没有什么好处。”
虽然大道至简,但要接近大道,办法却非常复杂、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就像人们探索星辰大海,用的法子可谓是繁杂到了极致,随便一件机器可能就有几万个零件。
嵇康显得很沉默,但他的神情亦是微微一变。因为秦亮专门了解过他的思想学说,至少是持宽容的态度、而不是深恶痛绝。
但也正因有嵇康这样的人在场,秦亮才愿意把话说深入一些。当然他也得注意一下表达的方式,否则别人听起来就是胡说八道、那便没意思了。
秦亮犹自寻思了一会,回过神来时,发现斜对面的长乐亭主、正在侧身与金乡公主低声交谈。而金乡公主的目光、却在秦亮身上,那是一种复杂的眼神、仿若初见,她发现秦亮看过去,便立刻转向别处、避开了对视。
因为秦亮的眼神、举止都太受关注了,阿蘇等人也朝这边看了过来。秦亮便十分自然地、对金乡公主旁边的长乐亭主道:“若是叔夜实在无心仕途,夫人也不用劝了。”
长乐亭主轻轻点头道:“好罢。”
秦亮又转头对嵇康说道:“中散大夫应该归光禄勋,回头我便建议郑冲,叔夜要是非要辞官、不必强留。”
嵇康立刻揖拜道:“常闻大将军雅才高量,今日见之果然。仆有虚名,实无辅佐之才,不敢尸位素餐。大将军纵仆归隐田野,仆感怀之至。”
几乎不用干活的官职,让汝安心领俸禄也不愿意,与汝说那么多、还是白搭,当我不知道啥意思?
不过辞官了也好,至少不能再到太学那种地方去讲学,骂秦亮的途径、或许也能得到一定的限制。
毕竟历史上嵇康上刑场,有几千文士自发送行!他弹广陵散,什么千古绝唱,不就是号召士人舍身取义、拿起剑去莿杀司马昭吗?秦亮可不想听他当众弹奏广陵散。
第679章 致谢好意
听了秦亮的言谈,金乡公主复杂的立场竟有些动摇,觉得他当权恐怕是好事。有关魏室她想不明白,但不说司马家,即便是相比王家、她明显也希望秦亮当政。以前知道秦亮有危险的时候,她甚至会忍不住地心急。
酒至半酣,大伙喝得有点醉了,厅堂中便热闹了不少,不如之前那么拘谨。妇人们相互谈论,秦亮也与阿蘇说着洛阳的逸闻,有一阵子、他们谈的是钟会兄弟被妇人调侃之事。秦亮也没太冷落嵇康与何骏,不时交流音律的讲究。先前谈道、谈朝政,嵇康言辞谨慎,但说起音律诗赋,他的话倒是多了一些。
金乡公主不时与长乐亭主、嫂子说话,余光却一直留意着秦亮。以前她也没想过,自己会与何骏的太学同窗做出那种事!但见秦亮那俊朗的相貌、端正整洁中带着洒脱的气质,以及莫名给人的朴质诚恳之感,金乡公主竟又毫不抗拒,而且忍不住想多看几眼,有时还会仔细回忆、秦亮身上若有似无的味道。
最近的气氛有点恐怖,但今日看来,至少长乐亭主哭求的事、倒不用再担心。记得秦亮说过,她在他的心里、可比国家大事重要多了?
秦亮对嵇康那么宽容,难免不让人觉得、他是看在金乡公主的情面上!
时间稍长,随着宴席接近尾声,大伙便不再一直留在席间,会陆续出门走走。金乡公主来到檐台上时,正见秦亮与阿蘇分开,阿蘇大概要去更衣。
“好久没与姐说话了。”秦亮转身走过来,揖拜道。
金乡公主听到他的称呼,抬眼看了他一下,“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