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马上岔开了话题:“我当然不赞同迁都之策,成都大多人都不赞成!如果朝廷忽然搬走了,成都、涪县那么多百姓只能四处逃难,不可能全部迁走,那时影响军心,说不定不战自溃、处境更糟!”
戚宇一脸诚恳道:“谯公所言甚是!”
谯周道:“说起来,还得感激前大将军费文伟。若非费文伟为使益州士人、心向汉室,进而宽待益州人,我们在朝里哪有说话的份?”
戚宇又问了一句:“以谯公之见,朝廷会如何抉择?”
谯周道:“只怕总有一些人,还想不计代价进行抵抗,以免把身家性命交于他人、而遭受残害!他们现在要做的,正是设法劝说陛下。那些人只有裹挟陛下去江州、甚至于南中,才有大义。”
他顿了顿,接着低声道:“但情况何如,还要再等等看。”
这时戚宇已得到了、想要的消息,遂附和了谯周一句,然后揖道:“时辰不早了,仆不敢多打搅,改日再来拜访谯公。”
谯周回拜,送戚宇出厢房。
戚宇估计、谯周或许猜出了自己有点问题,但谯周没有说破。
此时戚宇也顾不得那么多,回到宅子,便即刻叫来了自己的儿子。戚宇将今日探听到的情况、口述于子,让他记在心里。然后遣子于明日出城,走小路赶往梓潼郡方向,将成都的情况、向大将军或陈都督禀报。
..
第644章 易惊之兽
戚宇之子叫戚茂。他找到魏军时,魏军主力正沿着金牛道行军、刚到梓潼郡城不久。
梓潼城位于梓潼水的东岸,城南是梓潼水与一条溪水的汇流处。在剑阁之南成片的山区中,难得有一片较大的河谷平地,郡城便建造在此。
秦亮骑马过浮桥,到了梓潼水西岸,遂让中军护卫在道旁等候;自己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北侧的山坡上,然后叫人把戚茂带来见面。
此地还能看到对岸的梓潼城,离城池不远的河流两岸、远远看去尘土弥漫。许多魏军将士在挖沟造墙,在那里修建营垒工事,隐约还能望见人们忙碌的身影。
梓潼城内的蜀军不多,不然也不会缩在城池里。而且前锋陈泰部的斥候细作、亦已打探清楚,大股蜀军往涪县方向而去,并未留在梓潼!
秦亮也曾派人去城楼下劝降,但守军不降。魏军一时半会也没有攻城器械,只得留下一些兵马、在此构筑营垒看着,防备那些守军出来、袭击金牛道上的辎重。
等了一会,几个将士果然带着一个人来了。只见那人头戴????????????????斗笠,把马留在下面、沿着山坡小路步行了上来。
前天刚下过雨,此时天已放晴,又是那种晴一阵阴一阵的天气。秦亮见来人戴着斗笠,情知他不想让太多人看见,秦亮遂面向南边,让戚茂背对着道路方向见礼。
戚茂取下了头上的斗笠,上前与秦亮等人揖拜:“汉中人士戚茂,拜见大将军!”
秦亮还礼,只见此人是个阔脸年轻人。戚茂这时也抬头,看了秦亮一眼。
有时候世事就是这样,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初在汉中,戚宇曾上过贺文、欲送其不甚美貌之女,秦亮对他没怎么上心;却未想到,关键时刻,竟是此人送来了成都的详尽情报!
彼此寒暄了两句,戚茂便细说成都的情况。司马师等人回到了成都,竟然要劝刘禅迁都!
不过戚茂刚说完,钟会、贾充便最先开口,认为蜀国主不会迁走。
戚茂便道:“家父见过益州士人领袖谯允南,谯允南亦称,大多朝臣不同意姜伯约之计。但谯允南一时也不敢断言,乃因蜀汉兵马、目前在姜伯约手里,还有一些荆州人、东州士人正在劝说国主。”
秦亮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