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2 / 2)

处。

但姜维还是执着地坚持道:“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之前,臣请依旧用去年秋的方略,重兵增援剑阁、后续兵马向涪县调动。如此可保无虞。”

汉中三郡丢失之后,确实弊处极大

,除了防线的问题,传递消息也不通畅了,还得绕一大圈从东吴境内送来。

老将廖化刚才还在与诸葛瞻交头接耳、诸葛瞻正是丞相的亲子,这时廖化便马上说道:“曹军去年袭扰,是为干扰我国军民秋收,今年恐怕是冲着冬麦的夏收而来!若是每年来那么两次,我军每次都召集大部将士屯兵,不用打、耗都被耗垮了!”

廖化的资历很老,威望也就比较高,他这么一说,正殿中立刻一阵嘈杂,许多人都附和了起来。

姜维心里腹诽:丞相在时,元俭跟着大军出征,经常只是干些修筑营寨、防守营垒之类的事而已,资历虽老,见识才能有限得很!

若非姜维要为汉中三郡负责、如今在朝廷里有点底气不足,此时他非得骂醒廖化不可。

但????????????????姜维并非有勇无谋的莽夫,此时只能耐着性子道:“耗下去、至少眼前不会出大事,可是掉以轻心,立刻就得亡国。孰轻孰重,不是一清二楚?”

忽然文官谯周也敢吭声了:“大汉朝廷既非纸糊,姜将军又何必动辄吓唬人?”

以前一直与姜维唱反调的张翼,此时倒是说道:“伯约之言,不无道理。大敌当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谯周道:“北面入益州有好几条路,姜将军却为何只看重剑阁关?仆亲自走过剑阁关,那地方要不了多少人、便能守住,何必每次都调数万人前去?”

姜维简直想当殿骂娘!军国战策,什么时候轮到完全不知兵的文官评头论足了,尤其是在敌兵陈列国境的紧要时候,还得花时间与他废话?

相比之下,皇帝陛下就很知趣。皇帝从来没带过兵,估计也不太精通,但他从来不评论、此时也是一声不吭,只等大臣们说得差不多了、有了结论,他才开口诏令、为朝廷决策定音。

这时司马师大概察觉到了姜维有气,便开口道:“剑阁关不只是一道关隘,而是一道防线,不过关隘是双方争夺的最终目标。”

姜维心道:我早就建议朝廷主动北伐,拿下剑阁关北面地区、葭萌关等地,正是因为守剑阁不能只守关隘。

不过姜维不想与谯周说话,也不好骂人,一时便沉默不言。

司马师说完,转头看了姜维一眼,两人对视片刻。司马师的眼神仿佛在说:劝君灭了此人全家,我没说错罢?

第629章 从容应对

陈旧的殿室之中,一大群人还在站着商议。

或因临时召见、来的人又多,所以殿室内没有铺设席位。不过这样也好,可能比跪坐着不动、感觉更凉快一些。今日的气温不算特别高,只因太多人聚集在一间屋子里、才会让人觉得愈发闷热。

主要是没有风,气息散不开。益州盆地内,经常都没有什么风,大风天气更少见。

黄门侍郎、费文伟的长子费承,也在队列之中,不过他一直没有说话。

这时又有人向上位揖拜道:“既然朝廷要聚兵御敌,如果只增援剑阁,那巴西郡各地、多半又要遭受劫掠。陛下明鉴,不如提前调兵到米仓道、间道设围,找准地形建造营垒。无????????????????须太多兵力,即可堵住曹兵南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