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2 / 2)

、蒋济,自己都在那里说话!

司徒高柔的年龄、比司马懿还要大几岁,也比蒋济大,已有七十好几,但他的身体还不错。反而是蒋济老态龙钟,手脚都不麻利了。宦官专门给蒋济搬来了一张坐榻,别人都是跪坐在席位上、只有蒋济垂足坐在榻上。

其实现在就像在议事了,因为文武百官三五成群谈论的内容,大多就是淮南战役、以及东吴派人来洛之事。正是今日的议题。

这真是洛阳最近的热门话题,兴许不用朝廷下诏、人们私下里也有兴致谈论!

大将军秦仲明率军饮马大江,威逼东吴皇帝孙权。此事不仅在吴国极为震撼,在魏国同样如此,尤其孙权竟派人私下里议和、亦是出乎人们的意料!

高柔便在蒋济面前,说起了一件往事:“犹记明皇帝刚登基那会,接见过一个吴国投降的人。问曰,汝在江东、听到中原地区谁可称名士?降者答曰,仆听说过李安国。”

老年人喜欢回忆,蒋济果然点头道:“我记得这件事。先帝因此召来李丰见面,后来还把公主下嫁李丰之子。”

高柔遂感慨道:“是阿。”

???????????????可见吴国在大魏皇帝眼里,正是最受重视的国家。连同在东吴出名的人,皇帝都额外看重。

北方逃难去东吴的人很多、吴国的人口依旧比不上魏国,不过其地盘确实很大,已经扩张到交州、夷州那边去了!吴国一边与魏国争霸,一边是在吊打周边各族。

虽然大魏一直不承认东吴的地位,但魏吴之间的多次争战、都是有来有回,人们早已默认那是一个可以分庭抗礼的国家!

孙权更是与太祖武皇帝打过交道的人,比大魏明皇帝的辈分都高,资历摆在那里。

因此孙权愿意主动表态议和,哪怕只是指使臣子私下里来洛,对于魏国朝臣们来说、仍不失为一件轰动的事!若非孙权真的感受到了威胁,恐怕不愿意轻易松口。

此番魏军击败诸葛恪十万大军,比起夺取汉中三郡之战、战果不见得更大。然因孙权的态度,在洛阳造成的舆情、却是更大。人们已能想象,大将军秦仲明在羡溪之战中的摧枯拉朽之势、有多么吓人!

高柔长期干刑律,对兵事的理解、不如蒋济,遂问道:“吾听到一个说法,大将军下令弃守合肥,乃与扬州王公翼密议的一个计谋?”

蒋济知兵,可谓大魏老将,他想了想道:“这样的言论,也算说得通。合肥一向是要害之地,让诸葛恪先得手,确实可以起到、诱敌大战的作用。”

周围还有几个旁听的官员,听到蒋济的话、顿时一脸恍然,仿佛掌握了某种不对称的信息和真相,隐约还有些许满足感。

但究竟是怎么回事,谁又能确定?

人到得差不多了,高柔这才转头道:“各位同僚,开始议事罢。”

旁边的年轻官吏也帮忙大声道:“司徒高公请诸位安静,开始集议。”

众人这才回到各自的席位,渐渐安静了下来,然后向坐在侧首的三公执礼。大臣们手里拿着木牌,面前无案;唯有负责记录的书???????????????佐面前有木案,还有宦官站着旁听。

三公九卿是不会先表主张的,否则会影响别人的言论。何桢不久前才从幽州刺史任上、受召回来做尚书,这时他便先说道:“公台明鉴,在下以为、可趁机逼迫吴国主答应条件,放弃帝号,向我朝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