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城池修建在箕谷口的意义。汉中守军只要屯驻褒中城,出城便可在箕谷口阻挡关中来敌;关中来的军队被堵在山谷里,既摆不开,又要靠后面数百里的补给线,劣势极大。
然而魏军这次从汉中平原来,情况则大为不同。
这时军谋掾辛敞也走上了城楼。他向秦亮揖拜,寒暄几句后,拿出了一份代拟的奏章呈上。
秦亮看罢内容,想了想说道:“骁骑将军率部于南城正面,奋勇杀敌,功劳甚大,泰雍可在奏章里多写几句。”
骁骑将军王金虎转头过来,忙道:“诸部轮流攻城,不只有我们骁骑营的人马。况且大家都知道,仲明绘制工事图纸、亲自部署各营人马,此战之功、首在仲明阿。”
秦亮本就是全军主将,无论如何也影响不到他的军功,他便又道:“最先占领城墙的将士、正是骁骑营将士,三叔不必谦虚。”
王金虎遂笑了笑抱拳一拜。
辛敞拱手道:“仆即照将军之意,重写奏章。”
秦亮点了一下头回应。
此时的局面正是一片大好。不过近些年来魏军各次对外战争,皆无甚进展,原非国力限制、主要还是内部有问题。
秦亮不禁琢磨洛阳的王凌、王广等人,是不是真心希望他拿下汉中?好在大将军属官王沈在军中的势力有限,三叔王金虎也不像是在背后捣乱的人,应该没有人能影响到汉中之战了。刚才秦亮要为王金虎请功,只是为表明一种团结内部的态度而已。
……
……
(感谢书友“悠悠望古今”的盟主!阳了还没好利索,今天的字不够,明天加更哈。)
第466章 杞人忧天
汉中的奏章,不到十日就送达了洛阳。
此时已经入冬了,一早太阳照射在人们身上、仍是十分暖和。太极殿的气氛也比平常热烈,大臣们议论纷纷、对汉中形势各有说法,但大多都很乐观。
皇太后殿下在东堂亲口吩咐,要派人去汉中,传诏嘉奖前线的有功将士。
九卿之一的宗正秦朗并不管兵事,但今日亦颇受人关注。因为许多人都知道,秦朗以前是洛阳中军的将军、是懂兵事的人,同僚们谈论时专门叫上他,就是想听听知兵者的见解。连三公之一的高柔,也与秦朗谈论了几句。
直到离开殿中,秦朗高涨的情绪仍然久久不能平复。宫门外的景色一片亮堂,火红的阳光照射在身上、他甚至觉得穿着裘衣有点燥热。
秦朗想起之前曾与妹妹金乡公主商量过事情,遂径直去了金乡公主的府上。
如同往常一样,妹妹在厅堂里与秦朗见面、还叫上了儿子儿媳,并不会单独会客。秦朗倒也习以为常。
见礼之后,秦朗看到木案上摆着茶壶茶碗,便自己提起茶壶倒茶水。他伸手稍微拉开裘衣领子,仰头灌了两大口茶水,用手擦拭了一下浓黑胡须上的水渍,然后不禁呼出一口气来。
金乡公主静静地看着兄长,今日秦朗的举止着实有点异样。她大概已从秦朗的神情间发现了端倪,这时便主动问道:“兄长遇到了什么好事吗?”
秦朗故作镇定地说道:“刚在殿中听到了消息,仲明率大魏军已攻下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