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1 / 2)

而青徐都督胡质一向谨小慎微,虽然走的是蒋济推举的路子,但情势如此,光凭蒋济一封信,要胡质在这种时候出兵、可能性也不大。

许昌之役的影响,可谓是相当糟糕!

地方上唯一出兵的人、竟然是石苞,司马师力排众议提拔的人。当初司马懿很不喜欢这个人,因为石苞极其好色,私德很差,没想到到头来、只有这么个人最靠得住。反倒是那个不好色的秦亮,却忽然给了司马懿一记暗棍。

石苞已经率军进入谯郡,可以从侧翼威胁叛军粮道后路,但终究是势单力薄。要产生重大作用,还得王昶、胡质出面才行。

还有郭淮,与司马懿的关系不错。但郭淮又是王凌的妹夫,见势不对,不在背后捅一刀便算不错的。

所以当初司马懿刚对付完曹爽,首先想到的就是王凌,便是因为预见了如今的局面!

但凡与司马懿关系不错的人,多半也跟王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有事,很多本来用得上的人、全变成了骑墙观望者。

此时司马师的神情也十分紧张,一双大眼睛凸出,几乎因为这件事惊吓得、眼珠都要鼓出来似的。他若不是司马懿的儿子,不管什么原因、出了这么恶劣的事,早拖出去砍了。

但事情的严重性远不止如此。

司马懿不禁暗道:河内司马氏,多代人积攒的基业,难道就要因为秦亮这么个二十余岁的竖子、而毁于一旦?

司马懿沉住气,看着图沉思良久,忽然道:“许昌一失,从秦亮最近的行事来看,叛军可能会直接进军洛阳。”

第231章 妇人的道理

六安城的空气潮濕。昨夜下了雨,今早已经雨停,不过太阳没出来、地面仍旧湿润。

秦胜夫妇已经搬到了郡府内居住。秦胜行太守事,掌庐江郡太守印,留守六安城。

最近半个月六安城是人来人往,有从各地聚集的屯兵,准备好之后便会立刻沿沘水北上。也有从淮南郡陆续调来的屯兵南下,代替原先的人马戍守六安。兵马由都尉劳鲲统领,不过诸事决策者、还是秦胜。

秦胜一大早起来,便是要去城西、送最后一批庐江郡屯兵出发。

张氏已经先起来做好早饭了,她会操持一切家务,但嘴上也不停,见面就开始埋怨起来:“不知道这个行郡守事,能当多久?现在吃几顿好的,便等着吃断头饭罢!”

秦胜皱眉道:“一大早说这些做甚?”

张氏道:“还不能说了,造反不得诛三族?”

秦胜道:“不是与汝说过,此乃勤王。”

这时大小两个儿子也来了,看了一眼案上的粥菜等食物,只能先向秦胜行礼。秦胜坐到上位,拿起筷子放在碗里搅了一下粥、表示先动了筷子。两个儿子立刻便伸手去抓麦饼。

张氏嘀咕道:“败了就是造反。”

秦胜无言反驳,顿觉识不了几个字的妇人、有时候说话还挺有道理。

秦胜只得语重心长地说道:“当初我们与太原王家联姻的时候,汝笑得那么欢。得好处的时候笑,现在王家要起兵,汝还能哭丧着脸说、与王家没有干系?”

张氏蹙眉道:“我怎么听说,起兵是仲明的主意?”

秦胜不耐烦地说:“王家势力太大,司马家掌权,不会放过王家。起不起兵,都只能活一家!汝去怪仲明,便是以为坐以待毙更好?干大事便是如此,我们秦家得做大士族,不然只能颠沛流离,逃往吴国。幸好仲明把我们叫来了庐江郡,不然在冀州、想跑也没地方跑!”

夫妇二人悻悻不乐地吃过了早饭,张氏麻利地给秦胜拿出了官服,又给两个儿子收拾好、叫他们去前厅庭院那边读书。她一边做着事,一边还在埋怨。

两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