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微弯。

“啊,好。”曹旻有些新奇地摸摸请帖,这还是她第一次被邀请参加婚宴。

曹旻是在曹班打河阳之战时,才接到身边的,曹操连亲爹亲妈都不想管,更何况这个没见过几面的妹妹了。

不过当时的曹班,同时面对董卓的西凉军和袁绍的背刺,也无暇顾忌曹旻,一直到长安迎奉天子后,经人提醒,曹班才将人安置在左冯翊的格物院,也就是原来的扶风格物院。

尽管洛阳的皇室族谱的传言在长安已经是人尽皆知,但只要曹班一天还姓曹,司隶校尉府一天没有对外证实此事,曹班就不能脱离曹氏子的身份。

而曹旻,就也是曹班的妹妹。

于是自然有人,将主意打到曹旻身上。

自初平三年,曹班代天子主持正旦大宴以来,朝臣已隐隐分为三派,劝进派势力日益壮大,行事越发不加掩饰,甚至在文选报上刊载改朝换代的谶纬,还编了歌谣传唱。

保守派依旧稳抓天道、礼法、性别三板斧,在上面做文章,以此反驳劝进派。

中立派或者两边不站,或两边都支持,牝鸡司晨有违纲常,但律法也没规定女子不能为帝啊,那是纲常大还是律法大?是为了纲常修改律法,还是为了律法修改纲常?

这仿佛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杨布对此发表锐评:曹侯还是让他们吃太饱!

那些联系,或者想要联系曹旻的大臣中,不是没有保守派的,既然觉得曹侯不能当大任,那为何还想将鸡蛋放在曹旻这个女郎的篮子里?

曹旻因为小时候的遭遇,性格安静,甚至有些过于胆怯了,她不傻,知道自己的“二兄”是个位高权重的女子,可当着曹侯的面,她都不敢以妹妹自称,更何况是掺和进那些复杂的权利纷争之中呢?

于是她只能埋头于书卷,凭借自己的努力,只花了两年时间,就从左冯翊的格物院考到了北学府。

可就在所有人都期待着,曹旻在文选上大放异彩时,她又连续多年拒绝参加文选考试。

不仅如此,她还主动搬出了曹班给她在城东安置的宅院,一个人跑到北城外的茅屋区居住。

旁人不解其因,杨布却是再清楚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