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兄弟一起走,你先归附汉军,留我白波军孤悬洛阳以北,我是反是顺啊?

于是郭泰只能向他最信赖的军师“上使”张寿求助。

“既然张将军归附的汉军要讨董,不如将军也打出讨董的名号,我们与关东的汉军两面围困洛阳,让董卓提及关东联军盟主袁绍,就不得不提及将军您啊!”

袁绍大名如今京畿一带谁人不知?听说袁氏是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世家大族,世家出行的排场他这些年是见过不少了,一想到自己能得到如袁氏那般的荣华富贵,郭泰难免不心动,但

“可我们也不能丢下这十数万弟兄不管啊!”郭泰愁道,以前在乡中,他一人在外做活就能让全家吃饱,如今手下弟兄是多了,但这要吃饭的嘴也多了,他的确想建功立业,可拔营后,无法屯田的步卒们行军的口粮从哪里来呢?

张寿拢了拢身上黄色的袍子,低头不语,他坐在案边,面前是一本崭新印刷的《道德经》,案上放着一支香炉,他身后的仆役走上前,替他点燃香炉,营帐内顿时弥散一股神秘深邃的木质清香。

郭泰见他这架势,便知道上使这是要请神了,立刻屏退左右,自己也退出去,将大帐让给张寿。

郭泰之所以对张寿“上使”的身份深信不疑,正是因为张寿带来的那本《道德经》。

那可是老子托梦赠与张寿的!

郭泰曾有幸翻阅过,他识字不多,但是能看出,书中许多相同的文字,形状几乎一模一样,这绝不可能是人手书写所能做到的,更别提书页纸张的材质,也是他前所未见的细腻光滑!

以往只要上使请神,不出半日,便能得到结果,可这一次,郭泰等了足足五日,才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被士兵从榻上叫起来。

如墨般厚重的夜幕下,豆大的雨点噼啪砸在上使残破的道袍上,男人张开双臂,仰面朝天,他的背后,混沌的夜色被一片巨大的阴影一分为二,他神情如癫如狂,嘴里念念有词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执大象”

“天下往”

昏黄的灯光在他身后骤然亮起,将他的影子无限拉长,郭泰和士兵们被这恍如来自深渊鬼魅光影所摄,都不敢再睁眼去看,只听见张寿在雨中狂笑。

“黄天在上,粮至军前,实乃天援,天助将军也!”

北边张寿在白波军营装神棍迎曹班的运粮船,南边的扬州,三个少年自庐江郡舒县出发,沿着大江顺流而下,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吴郡娄县。

“小郎君,你这腌鱼卖不卖呀~”

码头边,几个守在货担旁的妇女逗弄走在前面姿容俊美的少年,惹得少年羞红了脸,将装着腌鱼的皮囊紧紧护在胸前。

他身后的友人也调侃他:“阿瑜的鱼卖不卖呀~”

孙策刻意掐着嗓子说话,把弟弟和妇女们都逗乐了,妇女们也不吝夸赞:“小郎君们真是一个赛一个的俊朗!”

“郎君也是来看海船的吗?要不要尝尝我们娄县的鱼羹,可鲜啦!”

娄县的昆山脚下,来自朱崖洲的海船每隔两个月,便会在此地停靠补给,一开始是船员们拿着厚厚一沓采购清单到各家各户登门寻访,后来附近的渔民百姓掌握了规律,便定时带着鱼获特产聚集在此。

娄县临海的村寨尝到了海贸的甜头后,更是一起出钱扩建了码头,渐渐的,不止朱崖洲的海船,沿江一带其他郡也会来此贸易。

周瑜对这里已经很熟悉了,这次主要是想带搬到他家附近的新朋友孙氏兄弟来看海船,可是越往码头,越是人头攒动,孙策和他身材高挑,不需要垫脚也能看见,只是苦了六岁的孙权,前后都是人,他在地上蹦了半天,什么也看不见,孙策嬉笑着故意不理睬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