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进入酒肆,曹班明显感觉到打量她们的眼神多了起来,有些实在说不上友善,曹班久违地感到有些恶寒,段宁安慰曹班:“习惯就好。”
曹班下意识看了看姐姐和符柯,两人都是常以女子身份在外行走的,在这个时空的压力可想而知,她内心突然生出一种羞愧和自豪并存的矛盾感。
第127章
姐妹在酸枣停留, 不光是为了等待曹操试探董卓兵力的结果,更是在等待董卓对于酸枣联军的反应。
就在昨日,贾诩通过粟飞,给姐妹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董卓没有迁都的打算。
联军除董不是真正的目的,讨伐董卓,占有天子,凭借手中的兵权和天子的名声号令天下,才是真正的目的!
董卓如果不迁都,单靠姐妹的力量是不可能击破洛阳八关防线的,除非姐妹能说动一盘散沙的联军合力围攻董卓。
可那样的话, 胜利的果实被瓜分不说, 就算除董的名声能落到姐妹的手上, 那皇帝呢?
只要皇帝还留在洛阳,大汉的根基就在还在那里,颠覆一个董卓,根本撼动不了这个王朝啊……
“董卓现在肯定是在顾虑。”段宁和董卓打过交道,董卓此人面粗心细,和关东联军这些大部分没有领过兵的世家子弟不同,董卓是寒门出身的武将,一步步靠着军功才有了今日,如今天下都要反对他,他必然比从前更加小心谨慎。
“如今长安方向还有皇甫嵩的三万大军,他不考虑迁都, 肯定一方面是担心兵力分散后, 不足以控制洛阳的王公贵族, 另一方面,也是畏惧西面的皇甫嵩。”
姐妹面前, 是一幅舆图,姐姐取出碗碟里的干黄豆,放在地图上的几个位置,表示现在的各方势力。
十粒黄豆放在洛阳以西,表示关东的十万联军。
四粒黄豆放在洛阳以南,表示袁术和孙坚的四万人马。
昨晚,曹班连夜书就二十封讨董的文书,发向南方。
根据南边交州刺史郑玄的情报,荆州方向,长沙太守孙坚连杀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领兵继续北进。
这都是在曹班发文书,袁绍公告讨董之前的行动,孙坚北上打的旗号就是讨董,但是你讨董就讨董,杀你上司和你的同僚做什么?
孙坚当然给出了各种原因,什么张咨是董卓任命的,也是乱臣贼子啊,王睿不支持我讨董,那就是支持董卓啊之类的。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孙坚这是有争霸之心了且不论他对汉室的忠心有几分,你不想争霸,光是讨董,那杀董卓任命的太守张咨就行了,人家荆州刺史王睿也是想讨董的,你作为他手下,难道不应该鼎力支持上司吗?
所以为什么士大夫们喜欢感叹礼崩乐坏,拼了命也要去维护礼教。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用礼教的套子掩盖住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将那些原本不合理的事物,用礼法合理化后,一代代通过教义传承,统治才得以维系。
然而权利就是一种春·药,寒门出身诸如董卓、孙坚之辈,没有享受到礼教带来的好处,却尝到了权利的甜味,野心就像打了激素一样,一旦膨胀起来便一发不可收拾。
当王朝因为天灾人祸而开始崩裂后,当人们发现那些“不可能”都变成“可能”之后,礼教就只能堕落为统治的遮羞布,等待一批又一批打了权利激素的“豪杰”们来践踏了。
孙坚的行动给荆州本地世族敲响了警钟,因此他们招来同为士族出身的袁术入南阳,和孙坚对峙。
董卓趁机任宗亲刘表为荆州刺史,借此机会掌控荆州,稳定洛阳的南面。
因此曹班将讨董文书送给袁术和孙坚,使二人联手北上,减轻讨董联军在东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