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辅佐的时候,还有什么,是比教导陛下更重要的呢?”

于是董卓以相国的身份下令,命令那些避辞不就、还有称病在家的朝臣,都来上朝,不愿意来的,就由禁军请他们来,生病卧床的,就让家人抬上朝廷,那些不愿意赴任的也一样,人间地府官职,二选一。

大汉朝有史以来,最不可思议的朝会,出现了。

堂堂太傅,被董卓的人抢行抬到了德阳殿,董卓还贴心地给他设了一条长席,袁逢躺在上面,每每咳嗽都带着血痰,令人不忍直视。

之后也有不怕死的官员,坚持弹劾董卓,董卓一视同仁,通通让他们尝尝“宝剑是否锋利”。

自初次朝会之后,小皇帝就算是瞪得双目血红,也再没哭过了。

也就在这时,主管皇帝寝庙陵园的太常,不得不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向董相国提出一条建议。

太常自以为是冒死进谏,但这一次,董卓却采纳了他的谏言。

第120章

春夏之交, 洛阳城外荼蘼花开。

被人一车一车运出文陵的陪葬品,将深渊腐臭变质的气味带上地面,寒气与道旁的花香互相缠绕,侵蚀着周围的空气。

如果不是看守灵帝棺木的黄门侍郎吐晕一个又一个,太常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向董卓提出, 送先皇下葬的。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董卓居然敢将主意打到帝陵里的陪葬品上。

这是何等的礼崩乐坏啊!

太常深感自己助纣为虐,激愤地在朝堂上,向朝臣和向皇帝述说了董卓的罪状后撞柱而死。

金殿被忠心汉室的热血染成了赤红色,哀泣声如诉如怨, 在深宫内久久回响。

宫外,曾经鼎沸喧嚣的金市,变得凄凉又萧索,蚊蝇蚕食着骸骨,家家户户紧闭大门,石板道上偶尔传来百姓惊惶的脚步声,和羌胡兵放肆的笑声。

那些为了生计,不得不出门的人, 成为了西凉军捕食的对象。

金市最大的那间酒肆正门已经关了不知几月了,如果不是常客,可能会以为,这家肆舍的主人,也随其他在洛阳生活不下去的百姓一样逃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