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如今阿景领了州牧的官职,统领一方军政,为将者行军打仗,哪有不东奔西走的,为官着,又不能不细细思量,为民解忧,我若随她去,除了成日忧心唠叨,徒惹她心烦,我还能做什么呢?”

太后看向殿外,漆黑一片的长乐宫,在灯火通明的皇宫里显得格外突兀,人们都说邓太后思念先主,郁郁寡欢,故而不喜燃灯火。

“如今宫中有人忌惮我,就说明我还有价值,我会留在这里,做我认为正确的事,你让阿景走吧。”

话已至此,粟飞知道再劝无用,宫外传来烟火的信号,这是在催促她离开,她只能起身,拜别太后。

太后目送她离去。

“并州苦寒,劳烦提醒我儿,要注意添衣啊……”

她的声音回荡在宫殿内,震得粟飞眼热,她擦擦脸,在夜色中出了长乐宫。

太后不愿出宫,姐妹只能加派人手,在内廷保护她的安全,同时制定了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之前泰山郡黄巾起义和三辅叛乱两场危机让姐妹有些措手不及,在加上皇宫这边的情况,姐妹意识到,需要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战略调整。

段宁这边,留下一批武德充沛的女郎,替换长乐宫的部分宫女,她本人在接下并州牧的任命之后,则需要人手协助她治理一方军政事务。

在交州的贾诩因此接到调令北上,同样北上并州的,还有从即墨军事学院毕业的军校生。

调任名单通过卫召在朝廷运作,直接从京城下达,伏寿作为军事作战系的优秀毕业生,名列调任名单中。

虽然是边疆,但是段宁领一州之地,话语权更大,这批有幸随段宁一同上任的军校生起点相当之高,即墨军事学院给他们举行了隆重的上任仪式,生于不其、长于不其的伏寿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女官,在并州任职,她写下一封书信[1] ,托同期留给自己的弟弟妹妹们,待他们正式进入学院后再看。

鉴于曹班的身体状况,同样在交州的华佗也接到了北上兖州的调令。

“怎么不让你师父一起来,华佗一个人照顾你,我不放心,你师父肯定也很想你。”听说曹班休养了不到一个月,又开始工作,段宁担心得不行。

“小病不用医,大病医不了。”曹班半开玩笑。

“你别吓我!”段宁语气一变,“说真的,我们当初说好的,报喜亦报忧。”

曹班这才道:“开个玩笑嘛,姐姐才是,有什么都要和我说哦,我这边真的没事,都是老毛病,只能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咯。”

“年级轻轻的,还'老毛病'。”

“放心吧,我很惜命的。”曹班道,“况且凉州那边的田庄,也缺医疗资源啊。”

华识和陈决的贸易之路打通之后,华识就回到了武威郡,虽然凉州刺史成了董卓,但姑臧是段宁的封地,那里的田庄相对安全,凉州那个地方,注定了不太平,于是华识捡起了自己老本行,在田庄里培养起医护人员。

交州和朱崖洲在郑玄的经营下已经能稳定为曹班在青州和兖州的据点供给粮食,即墨军事学院这次,将组织近千人的学员集体南下,填充归附交州的郡县的官员空白。

青州黄巾之乱平息后,学院从青、兖、徐三州,接受了大量的孤儿,新生的力量在即墨港萌芽,而已经毕业的学员们,将带着最先进的知识和生产力,让南部这座燃油机加大马力运转。

随大部队一同南下的,还有诸葛兄弟,曹班几番挽留失败,诸葛瑾坚持不愿留在泰山郡,最后竟然主动向曹班提出,要带着弟弟去交州即墨港海船航行的终点、养活港口无数百姓的“富饶之地”。

“哪有他们说的那么夸张。”曹班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