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向军很肯定地点头,“肯定拼不过。怎么想问这个?”

陈伊容想了想道,“我最近接到许多汽车厂都想来华建厂。但是,我觉得这事对我们国家有点不太妙?”

宋向军不太懂这些,“为什么不妙?”

陈伊容想了想道,“我去那些国家考察过,他们的技术比我们国家高太多。如果咱们国家一直只帮人加工,那国企的汽车厂一定会冲到很大的冲击。

虽然不至于倒闭,可会让人提不起兴致,长此以往,研究员再也没有动力。到时候,我们国家只能是个工人国家,却没办法得到真正的发展。”

“你指的真正发展是什么意思?”

“就是像美国一样发展迅速。甚至是超越他们,我们国家人才济济,又吃苦耐劳,唯一比较吃亏的就是太过落后。”

“你不是已经提过,让人才到国外学技术了吗?”

陈伊容摇头苦笑,“我怕许多人才都是有去无回。国外发展太好了,现在人的荣辱观又不深,跟建国前根本没法比。所以,我才想双管其下。”

宋向军把完她的手指,问道,“你想怎么双管其下?”

陈伊容想了想道,“我先把这些厂子留下,先解决一部分工人的就业问题。但是,这些厂子必须要跟我们国企合作。

你想想,合资企业,那些研究员天天能接触到人家的高技术产品,肯定也想研究出来吧?到时候,说不定就有谁能真正的研究出来。”

宋向军有些惊讶,朝她竖起了大拇指,“你这个主意不错。他们会答应吗?”

陈伊容白了他一眼,“你这就不懂了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全世界还有什么地方比咱们华国拥有更多人呢。所以,为了在华国发展,他们也必须同意。”

宋向军细细琢磨了一下也深掘有理。前世,大老板也说过这个概念,他没想到陈伊容居然会无师自通。颇有几分不解,“怎么突然想到这个的?”

刚才不是讨论向民卖房的事情吗?她是怎么拐到这个问题上的?

陈伊容叹了口气,道,“我是在看向民一个私营老板,为了赚钱,连下班都考虑这个问题,可那些国企老板,连上班都不一定干活,两相对比,差别这样大,被人家灭了那是迟早的事儿!我才忍不住担忧起来。”

宋向军无话可说。他这老婆就是天生的政治家,嗅觉敏锐,永远走在别人前面。

第 105 章

1982年,?陈伊容的姐姐李晴雯终于回来了,?和她一起来的还有她的丈夫。

当初,到了香港,李晴雯原本打算去找亲生父亲,可想起小妹当初跟她说的话,就打退堂鼓了。

像她父亲明明那么爱她妈,可是到最后却没有娶她。家族联姻,从来都要看门第。

如果,她真的回到程家,那她的结局只能和父亲一样,嫁给一个她不爱的人。

所以,为了自己的幸福,她违抗了母亲的遗命。

香港是个很不错的地方,虽然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可有一点,就是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李晴雯是个特别有才华的人,她师从国学大师李柄先,从小就练就一手好字和丹青。

凭借这个本事,她先是到书法班教孩子使用毛笔字。

后来,又得到机遇,把画投稿,请专家点评。这位专家也是一位有名的画家,手底下有许多中间商,就把她的作品推荐给那些人。

终于有一天,她的画被一位商人看中,和她签订了经济约,专门负责打理她的画作。

这期间,李晴雯也并不都是顺风顺水的。

像每一个偷渡客一样,她也差点被人识破身份,可到最后,她总能逢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