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2 / 2)

是皇上的心腹,谁知道是不是皇上给他下了什么密令

左右思量一番,他抱拳道“下官愿听大人调遣。”

李诫大笑起来,起身揽着他的肩膀,“索性再给你个好处,登州的卫所暂听你调配,你拿着我的令,如果登州的指挥使听令,一切相安无事,如果他敢不从,你立即卸了他的甲胄”

单一刀惊得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大人,你到底要干什么”

“不是和你说了剿匪”李诫神秘一笑,“只是这世道很奇怪,有些地方兵连着匪,匪通着兵,为咱俩的安全着想,少不得来点硬的。你点齐兵马,马上动身去登州,然后立即去招远,只管放心大胆去干。我带着府兵在招远等你”

茫茫夜色中,济南卫所的兵勇全部出动,一路急行赶往胶东。

翌日,济南知府杨大人惊讶的发现,一向勤勉的巡抚大人没来衙门,过了一日,他再次惊呆,卫所的将士无声无息蒸发了,只留几个灶头兵看营盘。

他直觉要出大事了,犹豫了两天,决定给京城温家去封信。

还没等他想好如何措辞,招远就爆发一场剿匪大案。

一直找不到人的巡抚大人,据说拿着大片刀子,带着一营的将士平了土匪老巢,顺便找了个金矿。

第100章 100

阳春三月, 天气已转暖,本应是柳丝如烟, 春水如碧, 然京城下了一夜不大不小的雨,硬生生将暖和气压了下去。

转天一早人们起来,惊讶地发现刚脱掉的夹袍,还得再穿上

老百姓捂着大衣裳, 不禁念叨说, 今年的倒春寒,来得可够晚的。

阴沉沉灰蒙蒙的苍穹下,便是禁宫大红的宫墙也变得黯淡无光, 御书房伺候的宦官们都被皇上轰出来, 一个个噤若寒蝉,木雕泥塑般站在门口,连大气也不敢出。

书房里死一般的寂静。

隆正帝手里拿着李诫的密折,脸上的皱纹一动不动, 下死眼盯着面前的大皇子, 却是一个字都没说。

跪在地上的大皇子不安地扭下身子,这样的死寂让他难以忍受,飞快睃了一眼隆正帝,赔笑道“父皇, 您急急宣儿臣过来, 也不说是什么事, 弄得儿臣心里七上八下的。”

隆正帝将密折甩到他脑袋上, 冷冷道“你自己看看。”

大皇子不敢躲,忍着痛捡起折子,粗略一看,脸色立时变得苍白如纸,随即傻子一样张大了嘴,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似的,连连叩头道“父皇,儿臣冤枉啊什么金矿,什么养匪,儿臣统统不知道李诫那狗奴才,他、他污蔑儿臣”

“污蔑人证物证俱在,你还说他污蔑你”隆正帝“哗啦”一声,将书案上的东西全部扫下,怒喝道,“这账目是假的这口供是假的你那大管事都被李诫活捉了你可真能耐,私自开矿,勾结匪盗,豢养私兵,四年前你就开始了你真要造反不成”

大皇子眼珠乱转,冷汗顺着下颌不停地流,情知再难隐瞒,慌慌张张分辩说“他、儿臣儿臣是为了父皇考虑,先皇一直未立储,儿臣也是替父皇准备条后路。”

“混账”隆正帝气得双目几欲喷火,“事到如今还不知悔改,欺君罔上,竟敢拿朕当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