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 / 2)

和温家也算拐着弯的亲家。

通判虽只是六品官,但有监察官吏之权,可直接上奏皇上,一般人也不敢小瞧了他,哪怕是潘知府,平日也会给他三分面子。

然而李诫不是一般人。

他嘻嘻笑着,对杨通判的讥讽之言毫不在意,“老杨啊,你说你胡子一大把,是挺老的了,可也没到耳聋眼瞎的地步。我李诫是识字不多,可我也在拜师求学啊,喏,刚才酒席上,三爷还夸我长进了,没准能考下个秀才合着你光顾喝酒没听到”

杨通判冷笑道,“你拜师求学笑话谁人肯收李大人当徒弟怕不是哪个阿谀奉承的小人吧”

李诫还未答话,便听有人从旁答道“我”

杨通判循声望去,正与孔大儒冷冰冰的目光对上,“真没想到,我在杨大人眼中,竟是如此不堪之人。”

第90章 090

风似乎停了那么一下。

起先还笑的人, 脸上的笑似乎被寒风冻住了, 显得颇为古怪。

他们看看泰然自若的孔大儒,又扭着僵硬地脖子看看嬉皮笑脸的李诫。

孔大儒是当世屈指可数的名士, 无数人想投在他门下,其中既有清贫人家的孩子, 也不乏世家大族的子弟,但孔大儒都没有答应。

他拒绝的话无一例外没有眼缘

说白了就是不想收徒而已。

因严惩挂名田、扣押举人书生,李诫几乎成了读书人口中的酷吏,他何德何能, 怎么就得了孔大儒的眼缘

在场之人均是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