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1 / 2)

李诫一听急了,涨红着脸分辩道“小的媳妇对他可没意思,是他自己瞎琢磨,主子,我媳妇可是清清白白跟的我”

隆正帝噗嗤一声忍俊不禁,“朕没说你媳妇儿不检点,你这亲事是朕亲口许的,不会生变,滚吧”

李诫这才退下去。

御膳房做了一碗贡面,切上几片酱肉,兑上醋汁辣油,撒上葱花,倒也香味扑鼻。

袁福儿不知从哪儿给他找来一套旧衣,本是玄色的,浆洗得有些发白,看样子有年头了。李诫也不挑剔,迅速换上,三口两口吃完了面,复又来到御书房。

他在外间大铜鹤香炉旁站着,里面似有人声,细听,好像是温钧竹的声音。

李诫的拳头一下子就捏起来了。

第63章 063

一缕香烟从铜鹤尖细的喙中袅袅飘出, 悠悠荡荡四散空中,香雾缭绕间,李诫只看到温钧竹的背影,听声音他似乎很激动, 但具体说的什么,却是一个字也听不清。

领路的小内侍自去通禀, 不多时,皇上就命他进去回话。

李诫整整衣服, 上前俯身跪倒请安。

除了温钧竹,温首辅也在。

“起来吧。”皇上脸上淡淡的,看不出心情好坏, “将濠州的事情说说。”

“是。”李诫下意识扫了眼温钧竹,见他脸颊有些红肿,隐约可见大手印子,且眼睑下头还带着血道子这幅尊荣明显是被人揍了

李诫只看了一眼就若无其事地挪开目光, 略清清嗓子,仔仔细细说起濠州挂名田的案子。

这些案宗上有详尽的记录, 但他口才甚好,比手画脚, 侃侃而谈, 尤其是说到高孙两家人命案子时, 神态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 讲述的是抑扬顿挫、跌宕起伏, 比说书还要精彩。

连伺候的小内侍都忍不住支起耳朵悄悄听着。

说了小半个时辰, 李诫已把举子闹事的前因后果说了个清清楚楚,“事情大概齐就是这样,罪臣当时想,普通人家供出个秀才不容易,能出个举人更是要靠乡邻族亲的扶持,挂名田于法不容,于情倒是说得过去,本不想过多追究。”

他顿了顿,睃了眼温钧竹,“但高孙两家的案子给罪臣提了醒儿这个口子不能松乡下人把一亩地看得比天还大,要他的地,就是要他的命若有人借着挂名田的名义,蒙骗农户强占田地,一旦形成风气罪臣简直不敢想会有什么后果。”

温钧竹冷冷道“他们难道不会告状官府自会替他们做主”

李诫笑了下,“温大人是金贵人,来往的也都是金贵人,成日介作诗写文章,下头的事儿怕是不大清楚。读书人做官,官身连着的就是同窗老师,自己审自己,能审清楚吗”

“温某不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之人,民间疾苦也晓得几分。”温钧竹黑着脸说,“但我辈读书人秉承孔孟之道,心术不正的毕竟是极少数,李大人未免以偏概全了。”

李诫又是一笑,没有反驳。

温首辅却听出点儿东西来,再联想到李诫的请罪折子,这分明是在暗指他们结连群

他不禁抬头看向皇上。

皇上脸色很是平和,“温探花说的不错,作奸犯科的毕竟是少数。李诫,你手段过激,错了就是错了,不要找理由。”

李诫忙跪下认错。

温钧竹以为皇上要发落李诫,一阵暗自窃喜,却听父亲道“皇上息怒,李大人虽有不妥之处,太过急功近利,但本心还是好的。老臣以为略做惩戒即可,罚他给天下的读书人赔个礼也就算了。”

这话听上去是在为李诫开脱,但轻描淡写的一句“给读书人认错”,就让李诫在科举出身的官员士绅面前,永远都是矮人一头。

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