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照夜城就正好看见先生与三花娘娘带着马儿出来。”
“有缘。宋游笑着说道。
其实他与三花娘娘早在五个月前,就已经到了这边,只是先去了远治城再折回来罢了。否则的话,燕子今天也遇不到他们。
“你很聪明。三花娘娘则夸奖道。“不敢······”
“良种怎么样了?燕仙又怎么样了?”宋游继续走也继续问。
“良种去年在安清试种,大丰收,朝廷知晓后大喜,今年便在栩州推广,国师上禀神灵保佑,栩州今年风调雨顺,今年也是大丰收。可能慢慢就会被推广到全国了。”燕子说着顿了顿,“在我出发之前,老祖宗就已被敕封为安清救苦救难真君',为道教天宫正神。栩州一地所有道观庙宇必须供奉老祖宗神像,但凡种了燕薯燕豆和燕米的地方,一郡之地最大的道观庙宇,也都必须供奉老祖宗的神像,享万世香火。”真是少有说这么长的话。
可是这种话,不长一点又说不完。于是歇了一口气,才又继续说:“老祖宗也已经寿终正寝,坐化成神,位居天宫了。
“这样啊·····.”宋游点了点头。
良种丰收对百姓自是好事,燕仙做了好事,自然也该封为神灵。
栩州一州的所有道观庙宇皆必须供奉燕仙神像,到了别处,便以一郡为单位,至少也有一家道观庙宇供奉燕仙的神像,确实不算少了。这个世界历朝历代封神时其实很少有像对燕仙这样,对神像的数量也做出严格要求的,大多都是封神之后,百姓和各地宫观寺庙自发供奉。
燕仙确实是解了大晏燃眉之急,又与民生息息相关,不过也不知晓是否是有别的原因。
不过像是燕仙这样的神灵,即使没有朝廷的硬性要求,各地宫观庙宇也会自发将他请上神台的。各地百姓也可能自发为他建立小庙。
也许时间久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