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没什么娱乐项目,村民们睡得?早,家家户户黑着窗闭着门?,十?点不到路面?上便无人经过了?。蓦的,一阵清脆的车铃声响起,惊起一两声犬吠。这是魏玉明晚归时?的习惯,村里没有路灯,夜间道路可见度极低,摇铃提示可能路过的村民,注意路口有自行车经过。
此时?的魏玉明已?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从军从警的经历使得?他保持着良好的锻炼习惯,虽不高大,但身板依旧硬朗。他蹬着踏板,车轮飞转,毫不费力地爬上村口那段斜坡。说时?迟那时?快,冷不丁有道黑影自民房间的过道里窜出,惊得?他猛一拐把,噗通,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就在他摔得?七荤八素、正欲张口呵斥来人之时?,哐的,一记闷棍当头抡下,瞬间眼前一黑倒地不起。来人显然是下了?死手,且像是怕一棍子弄不死他似的,在他倒地后又?照着他的头上接连补了?十?几下。鲜血横流,脑浆迸裂,魏玉明毫无还手之机,短短一两分钟的工夫便被打成重度颅脑损伤,最终重伤不治而亡……
睁开眼,林冬环视脚下这片曾经染血的土地,默默呼出口浊气。一开始将此案定性为仇杀,正是因为魏玉明被打得?太惨了?,不是跟他有深仇大恨的下不去这狠手。从警的二十?五年来,魏玉明抓过数百名嫌疑人,处理过大大小小的纠纷上万起,缉过毒,追过逃,跳过粪坑捞尸体,下过矿井救过人,还帮老乡上山找回?过走?失的牲口。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层的户籍警干到派出所所长。方圆十?里八村的村民都认得?他,不光认得?他,连他那辆骑了?二十?多年的凤凰牌自行车都被群众爱称为“专驾”,出去走?访办事根本不用?锁车,随便往哪一撂也没人会偷。
后面?改变侦破思路,是因为有人发现?他的枪不见了?。关于这一点,卷宗上记录的不是很详细,只有一句“魏玉明领用?的五四式枪支没失,疑行凶者目的为夺枪”。那个时?候的所长是可以?配枪的,刑警也是,有些人选择带枪回?家,有的人是只要下班就把枪锁办公室,还有的枪不离身,洗澡挂水管上,睡觉压枕头底下。卷宗上没有记录魏玉明保管枪支的习惯,他打算看完现?场,再去派出所找以?前认识魏玉明的老人儿问?问?。
领导不说话,一同被拉来的三个年轻人也不好多嘴。本来嘛,时?移世易,二十?多年前的现?场,能看出什么花来?
突然,林冬抬起手,指着当年嫌疑人窜出来的那条过道说:“你们说,凶手行凶前,在过道里蹲了?多久?”
三个人面?面?相觑这……上哪猜去?
“一小时?左右。”林冬没祈铭那种随堂考的爱好,他要的是真相而非知识,看后辈们陷入沉默,直接给出结论,“事发时?刚过夏至,正是昼长夜短之时?,晚上到八点天还是亮的,如果此时?凶手便埋伏在此,很有可能被路过的人看到,而根据卷宗上的记录,魏玉明遇袭的时?间点约在十?点零五,所以?,凶手是九点前后到此蹲守的。”
哇哦,林冬在林宸脑子里的哭包形象立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有理有据分析案情的睿智。不过,知道蹲守时?长有什么用??能用?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紧跟着文英杰替他解了?惑:“现?场没有魏玉明的自行车以?外?的车轮印,说明凶手没有自驾交通工具,如果是赶在九点左右到达,那么凶手最晚要坐那趟八点到此的郊县公交,那个时?候天还是亮的,同车的乘客、司机或者售票员很有可能见过凶手的正脸。”
团队配合就是如此默契,林冬含笑点头:“英杰,你和岳林一起,找这条线路上的司机和售票员询问?,记得?带上画板,在这个站点下车的人不会多,也许他们对凶手的体貌特征还有记忆。”
说完,隔空将车钥匙扔给岳林。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