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2 / 2)

制宣王母族,宣王又为了避嫌,乃至苏家其他几房的人丁均未在朝中任要职。

然而宣王登得大典后,这限制便自然而然破了,苏信直接从六品议郎被提拔成从三品尚书侍郎,今次也是作为传旨的钦差来盯着言琛的,说什么都要随军跟着。

苏信虽官阶不及言琛,但因是钦差,背后代表着皇命,便无所畏惧地闯入主帐质问:“言将军,大军若继续以这个脚程,那再有半月也到不了阴山关呐!本官听闻,你曾十日进发到九夷腹地,夜半都能履冰过河,怎得走平地反倒夜夜都需扎营休整?”

苏信冷哼:“常言道兵欲急疾捷先,我看将军是有心怠战,若如此,那可就休怪本官如实向陛下奏报了!”

苏信闯进来前,言琛正与军师看舆图。

闻言,他几不可见地勾起唇角,眼锋薄凉:“随陆无武,莫非苏侍郎比我言某人更懂带兵之道?那不如这主帅之位让给苏侍郎你。”

苏信顿时气弱三分,拂袖道:“这如何使得,本官身为钦差,自有其他要务。”

言琛冷笑:“那便请苏侍郎临言而择,以免风大搡了舌头。”

“……你!”

军师在旁解释:“钦差大人久居文台,不知行军打仗也需得随时变通,去年西川军在黑水河与?尘?对峙了四十几日,将士们都脚生寒疮,遇冷便会复发,至今未曾痊愈。”

“将军爱惜将士,这才命大军以常速前行,否则加深了创处,届时人人寸步难行,不更没时候抵达阴山关?若强行疾走,不战自伤,那可是要折损战力的。”

军师对苏信抬袖拱手:“还望大人明鉴,我们将军接到圣旨后立即就整军出发了,绝无怠战之意啊!”

哪个从军打仗的兵脚上还没长出几个冻疮了?

苏信觉得他们夸大其词,可又不能出去将十万将士的鞋履挨个扒拉下来查证,又气又无奈,只得催促言琛尽快速行,务必要赶在叛党之前到达阴山关。

大军很快又拔营启程。

可到了次日,言琛突然收到西川紧急军情,称麟王趁他行至中途又带走了大部分人马,便秘派其舅父盛兴带军三万去奇袭西川。

先前麟王大肆放言要夺取阴山关,探子也报称越州已出动全部兵马,宁天弘这才命言琛倾力对?常?想着集西川与阴山关两方兵马,必能在萌芽初期便将麟王扼杀。

谁想到他们又冒出三万人来。

越州的真实兵力扑朔成迷,言琛与众将商议后决定兵分三路,一路回防西川,一路赶赴阴山关驰援,另一路前去麟王的老巢越州试探。

苏信得知后急急出面阻拦,并再次拿出圣旨宣读,还称阴山关若因此被破,届时造成百姓涂炭,圣上震怒的后果言琛可担待不起,若他要分兵回守,需得先向圣上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