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
佛堂里燃着香烛,檀香袅袅,裴老夫人目光悠远,将佛珠捻得更快了:“当初那楚丫头不知自己一家死期将近,还日日来给我把脉施针,我这条命啊,还得她救过一回。”
帘子外,言清漓猛然怔住,又听裴老夫人沉沉道:“你是不知,这么些年,我每每想起她向我见礼时那双笑盈盈的眼睛,就会感到心中不安。苏氏那日说撞了她的鬼魂,我这些日子没有一晚睡得安生,一闭眼就能看到她,烧得黑乎乎的,瞧不清模样,一直问我为什么要见死不救…”
见裴老夫人开始打颤,那婆子赶紧劝:“老夫人快莫想了,都是那家人命不好,您菩萨心肠,这些年吃斋念佛的,不还给那家人抄了好些往生经,您这病啊,都是自个儿胡思乱想出来的。”
言清漓愣了许久。
原来,当年裴老夫人早就知道楚家将有一劫?也就是说,她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没说,眼睁睁看着她一家人遭此大难。
她无声失笑。
原还以为武英侯府只是在盛家倒台后,才为了权势攀附宣王,勾结上苏家…
却不想,他们早就是一伙的。
―
第二百四十一章取血
一进入四月,盛京城就开始雨水连绵,连着多日不见明媚春光,到处都是潮湿一片,惹人烦闷。
朝堂上,从各地送来的信报也如密密麻麻的雨点,噼里啪啦的,将昌惠帝的奏案堆得老高。
不是藩王自立门户了,就是某地又发生农民起义了,当地官员请求朝廷派兵镇压。除此之外,就是官民争斗,赋税难收...
噩耗一个连着一个,昌惠帝的脸整日阴云密布,连与后妃作乐时都被扰的有些力不从心了,偏偏此时,北地的乌蓬国又来火上浇油。
三月时,乌蓬国国主病逝,王子乌伦格桑继位,上位后,立即向金昌国发起征讨。金昌国与蛮族同以游牧为生,但与蛮族不同的是,金昌国自太祖皇帝起就与宁朝交好。国虽小,却年年进贡牛羊万匹,遭乌蓬国入侵后,金昌国主立即向昌惠帝求援。
乌蓬国为草原最强国,金刀铁骑极具盛名,自宁朝建国以来两国便摩擦不断,直到先皇嘉恩帝在位时,乌蓬国几场战役接连落败在盛国公盛义之与大将军慕震霆之手,之后才安分不少。
去岁昌惠帝五十大寿时,乌蓬国王子还带着寿礼进京朝贺,为了维系两国难得的和平,昌惠帝还从世家女中挑了一个,以公主的名义和亲给了乌蓬国。
如今金昌国主来求援,若坐视不理,必定叫其他依附于宁朝的小国心寒。可若派兵去支援,那无可避免要与乌蓬国开战,这于宁朝眼下诸多内乱的情况属实不利。
大臣们谏言派使者去劝说停战,这正合昌惠帝之意,他又从众多秀女中挑了两名容貌出挑的,让使者一并带了过去。
哪知新王乌伦格桑见到使者与美人后,狂笑三声,道泱泱大国,又怂又吝,随便送两个女人就想与他讲和?
使者灰头土脸地被撵了回来,称乌伦格桑放言,若想乌蓬国从金昌国退兵,这美人至少得是有“盛京第一美人”之名的武英侯世子妃,或是他在吾皇陛下寿宴上见到的那位被陇江世子与端王争相抢夺的言氏女子,且还需宁朝再奉上黄金几十万两,开放嘉庆关关门,让乌蓬国子民自由往来宁朝北地的三座城池,如此才显得够诚意。
能提出这等过分的条件,乌蓬国显然是没打算退兵,点名索要宁朝朝臣之妻,更是有侮辱戏弄之意。
昌惠帝昏庸归昏庸,帝王的脸面还是要的,都叫人指着脸骂怂了,被逼到这份上,不想打也得打。
镇西大将军言琛,武英侯世子骠骑大将军裴澈,羽林左中郎将裴凌立即请缨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