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刚想到这里,感觉内心一阵绞痛,仰起头,开始大口喘着气。

李素素不愧是《一周新闻》的头号笔杆子,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写好了“张宁误杀卢飞案”的稿件。在这篇新闻调查稿中,案件当事人被隐去了真实姓名,根据于德正和黄兴才调查到的资料,再加上合理的想象与推测,以模棱两可的口吻和虚构的爆料人为基调,陈述了一起十分精彩的悬疑案件。

第49章 废弃厂房赴约

于德正和黄兴才是这篇新闻的首批读者,他们看完后也不得不佩服李素素编排故事的能力。文章里除了他们查证到的一些细节,李素素还添进去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简而言之,就是年幼无知的张宁受苏晴晴蛊惑,替她顶罪,失去大好前途,甚至把母亲活活气死。

“我要是张宁,看到这篇文章,怕是想和作者拼命了!”于德正看完后,在背后和黄兴才开玩笑说道。

黄兴才却笑不出来,他有些莫名的担忧。

稿件通过了社里的各方面审核,抢在了当周的杂志上刊发,并且上了封面头条。

当期的《一周新闻》上市后,先是在小范围内引发了关注,随后读者们对这起案件议论纷纷,很快这篇稿件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被刷屏,引起诸多评论和八卦。甚至有些好事者,依据文中所说的事情,推断出文中所说的案件就是十年前发生在南都市十六中学的杀人案,而案中主要人物的姓名也被一一公布。

李素素办事雷厉风行,在引起舆论关注后,以所谓卢飞妹妹的名义帮于德正和黄兴才在《南都晚报》以及网络上发了寻人启事。

在启事发出去的当晚,就有近百封电邮涌进李素素的邮箱。不过这些邮件大多是骚扰性质的或者广告邮件,还有一些是假冒张宁的人发来的,但是在第二天下午五点,有一封邮件引起了李素素的注意。

这封邮件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甚至没有按照书信的格式来写。

那把瑞士多功能刀不是张宁的,杀你哥哥的并非他,凶手另有其人,想知道真相,今晚九点来老钢铁厂面谈。

李素素在文章里并没有提到凶器是一把瑞士多功能刀,她只写是利刃,知道真实凶器的人并不多,所以这封信的可信度相当高。

李素素打电话给于德正和黄兴才,并把那封邮件转发给他们。于德正和黄兴才看了邮件,立刻赶去找李素素。

“晚上我们就去会会这个神秘人,看看是不是张宁!”李素素非常兴奋,她作为新闻人,实在是不甘寂寞。

“会不会有危险?”黄兴才有些担心。

“我看我们还是先向赵队汇报一下吧。”于德正拿出了手机。

李素素却一把抢过他的手机,说道:“暮云现在查连环杀人案已经压力够大了,你们两个好歹也是大男人,这么点事就别让她分心了。有你们两个保护我,还不够吗?”

“那倒也是……”于德正有些犹豫。

“李姐,为安全起见,我看……”黄兴才还想劝说李素素。“别婆婆妈妈的,现在都六点多了,你们到底还查不查,不查我就回家了。”李素素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查!怎么不查,好不容易才找到线索,我们三个人,再申请两把枪,还怕对方翻天吗?”于德正下了决心。

“那也要有个计划,如果我们一起出现,对方未必会露面。”黄兴才说道。

“警方不是有那什么监控设备嘛,把它戴在我身上,如果情况不对,你们立马出来救美。”李素素一向胆大包天,而且这个张宁牵涉

到方子健的杀妻案,不管最后的调查能不能翻案,那都是一个大新闻。这也是她极力想参与调查的最大原因。她又深知赵暮云为人刻板,原则性太强,一旦知道事情有危险,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