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远同宁和覆在一处,远远看着沈悦带着小八和桃桃在花苑里认识花草。

宁和覆叹道,“丫头人很好,也招人喜欢,同孩子也亲近。”

宁和覆客观,“只是,她不算一个王府的好主母。”

宁和覆目光瞥向他。

卓远也不避讳,轻声笑道,“我和老师想的不同。府中之事有陶叔就好了,她有自己喜欢的事,就做愿意做的事就好。内宅的事,陶叔也好,我也好,旁人也好,都可以处理,只要她想,她也可以。”

宁和覆皱眉,“清之,不妥。”

卓远笑道,“日后,阿新就是平远王了,他的夫人才是主母。”

宁和覆顿了顿,忽然笑起来,“你啊你!”

但自己的学生,自己是知晓的,卓远从来就不喜欢朝中的尔虞我诈。

临走的时候,卓远叮嘱,“老师保重身体,等我从南顺回来,再来宋城看您。”

宁和覆也笑着点头,“如今我虽不在朝中,但也知晓朝中局势越发扑朔迷离,须自小心。”

卓远颔首,“老师放心。”

“去吧。”宁和覆和蔼笑笑。

沈悦也带了小八和桃桃同宁老挥手作别。

***

一路去往南顺,途中的时间其实过得比想象中的要快。

每至一处驿馆,沈悦都会在驿馆中写幼儿园主课和助教的教材。扩建后,幼儿园中的班级会增加,幼儿园中的孩子会越来越多,对主课老师还有助教的需要也会增多,要有统一的培训体系和课程才能跟得上。

而且,所有的主课和助教老师,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中接触最多的人。

她们不仅要知道,面对孩子的时候,要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知晓为什么要这么做。

所以,一个逐步完善的培训体系,要从理念上贯通,才有可能真正去理解如何同孩子们相处,而不是依样画葫芦。

去南顺的这一路,正好可以静下心来,慢慢回顾和架构,即便这里没有蒙氏的概念,但是也可以标注蒙氏的出处。

很久没有系统整理过知识,再加上综合早前和眼下环境的不同,沈悦越写越顺。

去南顺的一路,一日都没有断过。

卓颖会陪着她一道。

她前一日写完的,卓颖下一日就在马车中看,然后和她一起探讨。

卓颖对幼儿园很感兴趣,但早前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正好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沈悦的第一个系统教授的学生。

沈悦也可以在卓颖身上校验哪些部分深奥不易理解,哪些部分观念上有诧异,要怎么调和。

总归,这一路,卓颖从她这里学了很多,亦帮了她很多。

……

马车上,沈悦也会给小八和桃桃念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沈悦而言都同样重要。

沈悦同小八和桃桃讲到沿途哪处风光和风土人情,他们就正好途径此处,小八和桃桃才听过沈悦讲的内容,途径时,就全然就能理解书上的描述和沈悦话中的意思。

在特定的环境下,这样更容易让孩子们理解,也印象深刻,还很容易记住。

这一路,从西秦北部往南,小八和桃桃开了很多眼界,增长了不少知识。

而且很多知识,原本在书上都是一语带过的,但是等亲眼见到的,才感受到,书上也并不都能处处详尽,反倒是看到了之后,更能反过来理解书中缺失的部分。

所以小八和桃桃很喜欢阿悦和他们讲书。

其实沈悦也是头一次到沿途的地方,但早前读过的书都在脑海中有印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