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楼清运朝一侧的沈悦道,“沈姑娘,可否借一步说话?”
沈悦微讶,还是踱步同他一处。
“沈悦,后会有期。”沈悦以为他是单独同她道别的,沈悦便也笑道,“楼大夫一路顺风。”
楼清运点了点头,低声笑道,“这一趟来西秦,最高兴是认识你。他乡遇故知,算是最大的幸事,沈悦,务必多保重,后会有期。”
沈悦微怔,不知他这一句话里的意思,楼清运已经撩起帘栊上了马车。
他乡遇故知……
等沈悦反应过来的时候,楼清运的马车已经驶离了街巷口。
沈悦微微垂眸,楼清运是……
作者有话要说: 1.5更,剩下的1.5更晚上见。
科普下,今天发的是红包,不是抽奖,抽奖在4月24日,中奖到时候系统会有通知
175、 第175章 小荔枝
= 第175章小荔枝 =
出了中宫门, 卓远和卓新一面说着话,一面等候马车。
西秦宫中,宫门分三道。
由外及内, 分别是外宫门, 中宫门和内宫门。
外宫门可过马车, 出入外宫门时车辆会做详细盘查;马车可通过外宫门入内, 并行至中宫门处,所有的入宫官员皆需在中宫门处下马车, 待禁军和内侍官详细检查随身携带后,方可从中宫门处步行至内宫门等候入内, 而之前随行的马车,则要折回出外宫门等候,等到入宫拜谒的官员折返时, 马车再回中宫门处接人。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宫中的安全, 但也增加了官员离宫的等候时间。
眼下,卓远和卓新便是在中宫门处等着马车来接。
“平远王, 二公子!”身后问候声传来。
卓远和卓新陆续转身, 见是翁允。
卓远自然是认识翁允的。
之前从京中去栩城的路上, 卓新曾在徽城驿馆和翁允与穆夫人照面过。
卓远温声道, “阿新,翁大人早前曾是晋州知府,眼下调任回朝中任吏部侍郎,日后朝中之事,还需翁大人多照拂。”
卓新闻言, 拱手朝翁允行礼,“卓新见过翁大人。”
翁允连忙伸手扶起卓新,“二公子客气。”
卓新回京的消息, 京中皆知。
之前平远王在大理寺禁闭的时候,平远王府内的诸多事宜都是由卓新这个二公子出面,陶伯从旁帮衬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二公子虽是平远王的侄子,但平远王尚未成亲,膝下也无子嗣,二公子的年纪正好十三四岁,放在身边历练几年,正是合适的年纪。日后的平远王世子,十有八.九是这位平远王府的二公子。
翁允也心知肚明。
言辞间,正好平远王府的马车来了中宫门处,卓远朝翁允道,“翁大人,先行一步。”
翁允拱手,“平远王,二公子慢走。”
放下帘栊,卓远和卓新在马车上落座,卓新刚开口叹了声,“翁允他……”
就见卓远凝眸看他。
卓新忽得敛声。
果真,很快就听到马车经过处,有内侍官和禁军穿梭与说话的声音,卓新想起入宫前,六叔叮嘱过,宫中多是非,小心祸从口出,便是上了马车也不是安稳保靠的,小心隔墙有耳。
卓新忽然会意,遂噤声。
一直到马车在外宫门处盘查,而后离了宫中,卓新才眸色微缓,而后出了口大气,“总算是出宫了……”
卓远也才开口,“方才说翁允怎么了?”
“哦。”卓新反应过来,朝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