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写了很多当时哥伦比亚报纸上的事件和话题,他说走到街上,就有读者对他说:你写得太真实了。《第七天》不能和《百年孤独》比,马尔克斯写下的是一百年的孤独,只用了二十多万字,我只是写下七天的孤独,就花费了十三万字。我深感惭愧。

其实这部小说写了好多年,《兄弟》之后就搁在那里了。这么慢的一个原因是,我总是落在现实后面,但我的慢也可能是一种幸运。我不知道自己的写作为什么总是卡住,我可以找到自己的时间被切碎的理由,总有很多事来打断我的写作。但是时间被切碎不是理由,我的缺点是很不勤奋,兴趣太多,总是被别的什么吸引过去。朋友劝我别到处跑了,趁着现在身体还行,多写几部小说,将来身体不行了,就写不动了。我说,将来身体不行了,我也跑不动了。作为一个作家,我知道自己这方面的缺点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我同时在写五六部小说,还不包括脑子里转了十年以上的构思。

小说的叙述语言不应是作家自作主张,应该是由小说本身的叙述特征来决定的。我写《兄弟》有时候故意追求语言的粗俗,因为需要粗俗,如果李光头说文雅的话,那肯定不是李光头了。而有人批评说《第七天》的语言怎么苍白、枯燥无味、白开水一样,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这部小说的语言我非常讲究,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尤其到一校、二校的时候,改动的全是语言。《第七天》里的三段,第一段是送鼠妹去殡仪馆,鼠妹大段地讲述她和伍超;第二段是杨飞和父亲在殡仪馆里见面;最后一段是他回到死无葬身之地的路上遇到伍超,伍超大段的讲述。这三段没有办法用简洁的语言。因为这是一个从死者角度叙述的故事,语言应该是节制和冷淡的,不能用活人那种生机勃勃的语气。讲到现实的部分,也就是活着世界里的往事时,语言才可以加上一些温度。我写的时候感到现实世界的冷酷,写得很狠,所以我需要温暖的部分,需要至善的部分,给予自己希望,也给予读者希望。现实世界令人绝望之后,我写下了一个美好的死者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不是世外桃源,但是十分美好。

Table of Contents

一个记忆回来了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一个国家,两个世界

哀悼日

奥运会与比尔·盖茨之杠杆

最安静的夏天

七天日记

星期六,九月二十六日

星期天,九月二十七日

星期一,九月二十八日

星期二,九月二十九日

星期三,九月三十日

星期四,十月一日

星期五,十月二日

录像带电影

给塞缪尔·费舍尔讲故事

一九八七年《收获》第五期

巴金很好地走了

我的文学白日梦

荒诞是什么

飞翔和变形

生与死,死而复生

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

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

我的阿尔维德·法尔克式的生活

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

两位学者的肖像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在中国摁下的快门

我们的安魂曲

一个作家的力量

失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仲马的两部巨著

关键词:日常生活

在日本的细节里旅行

耶路撒冷&特拉维夫笔记

二○一○年五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