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太上皇一退场,皇上和皇后也起身走了,袁博桦见皇上和皇后都走了,也带着王妃和两个儿子起身走了。
至于打了胜仗的封赏,是第二日一早才到福安亲王府的,爵位上是没有什么动的余地了。
皇上就把太上皇收袁博桦为义子的事情写进了圣旨,然后再赏赐一块免罚令,可免一次处罚,但只能一个人用,且谋反这种大罪是免不了的。
然后就赏赐了一些田庄绸缎什么的,但是田庄赏赐的并不多,更多的是一些有象征意义,但是又不好变现的东西。
这次袁朝康也去里面挑了,只是他看了半天,也没有一件他感兴趣的,就又去看书了。
旁边的周琼月看着袁朝康这样,不用看赏赐的单子,就知道这里面真正的好东西不多了。
“真是越来越抠了。”周琼月这次是真的对皇上很不满,这次袁博桦差点把命都搭上了,就赏赐这······
周琼月想着都替王爷觉得十分的不值得。
袁博桦听见王妃这么说,也赞同的点点头。袁博桦转念一想,又有点幸灾乐祸道:“这次我们天元国大胜,皇上要赏赐的人可不少。
还要赏赐大军,为了加重他皇上的权威,应该还会重赏。不然到时候军中众人只知道太上皇,不知道皇上就不好了。
这笔银子,国库肯定是拿不起的。只能从皇上的私库出。这个账从谁的手里过,谁心疼。”
袁博桦还没有回来,就听说皇上让自家王妃把东西交回去了。袁博桦觉得他要重新认识这个好友。
还真被袁博桦猜中了,这次皇上拿到军部呈上来的赏赐名单和预算,当时就倒吸一口凉气。
掌管那些生意的李大人接到皇上的圣旨,要抽那么多银子,也心痛的不行。
所以这次那些有军功的人,皇上赏赐官职和爵位要大方一些,但是钱财方面就比较一般了,甚至都够不上‘厚赏’那两个字。
“本来就该他赏。”周琼月才不心疼皇上的私库呢!只是这次把赏银子一抽,那些产业基本没有盈余了,至于之后的盈利情况,就要看接手人的手段了。
毕竟做生意也不是最开始赚银子,就能一直赚银子的,随时要关注市场的需求。
想到这里,周琼月觉得她中午饭都要多吃半碗。
周琼月看着在旁边看书的袁朝康,突然想起了一件她筹备已久的大事,提议道:
“不说这些不高兴的事情了,我们给昌儿请两个月的假期,我们一家四口去庄子上住两个月怎么样?
刚好大哥家的嵘哥儿也回来了,也带着他一起怎么样?”
袁博桦没有多想,以为是周琼月在元安待腻了,想换个新地方住住,立马就应了。
不过他迟疑了一会,还是建议道:“不过嵘哥儿要去,你还是要去承恩侯府问问大嫂,我们不能擅自做主。”
周琼月本来也是要回承恩侯府问大嫂的,这会袁博桦也这么说,她就直接提议:“要不,我们下午就回去问问?”
大仗一胜利,大哥周智羿的外任也要结束了,等明年大考核之后,应该就会调回来,或者调去其他地方了。
但是不管是调回来,还是调去其他地方,都是要回元安溯职的。所以前些日子,大嫂就先带着嵘哥儿和德哥儿回来了。
袁博桦觉得王妃这个说风就是雨的性子也挺可爱的。
袁博桦觉得也不用等下午了,这会收拾收拾,过去用个午膳刚好,“要不我们直接带着康儿去承恩侯府用午膳吧!我回来了还没有去看过岳父岳母呢!”
周琼月听见袁博桦这么说,立马把手里的赏赐单子递给旁边的古乐,“那收拾收拾走吧!”
周琼月的语气十分的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