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王妃回来了,还不忘过来问萧靖琳琴弹得怎么样了,顺便也问了任瑶期几句。

任瑶期到不好立即就走人了。

“母亲,最近来府上的夫人太太好像多了很多?府里热闹了不少。”萧靖琳问道。

王妃笑了笑,温声道:“你不是最烦这些事情么?今日怎么问起来了?”想了想,还是道,“她们有些是从别的州府过来的,还有从江南过来的,说不定以后会留在燕北。”

燕北最近有几个肥缺,加上今年正好官员换届,所以来燕北王府在走动的人不少。

虽说女人不管前堂事,但是燕北王妃的身份摆在这里,需要她出面应酬的地方很多。

萧靖琳转头问任瑶期:“你们家在江南和别的州府也有亲戚吗?刚刚那位夫人你认得?”

燕北王妃挑了挑眉,看向任瑶期。

任瑶期微笑道:“刚刚远远瞧着等在外头的一位夫人好像我祖母娘家的一个亲戚。我祖母的姐姐嫁到了江南。”

燕北王妃端着茶碗想了想:“是周夫人还是方夫人?”

“方夫人。”任瑶期应到。

燕北王妃看了任瑶期一眼,笑了笑:“方夫人很健谈。”

燕北王妃随口提了这么一句,也不想多谈。

任瑶期却是接口随意道:“是啊,方夫人娘家姓刘,我听我祖母说方夫人的娘家出了不少的才女,有一位在京都也是很有名气的,被称为什么‘簪花夫人’?这位方夫人健谈一些到也正常。”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王妃倒是有了兴趣:“哦?可是那位一幅字卖了百两金子的那位夫人?”

第180章 拦路

这世上有许多的有名的女子,她们或因美貌或或因才或因许多偶然的原因而名声在外。任瑶期所说的“簪花夫人”刘素一就是其中一个。

刘素一原本只是一位普通的闺阁妇人,职能就是相夫教子,管理内院。她的父亲是户部主事刘显,嫁的是一位老御史的孙子。

有一日老御史因为牵连进一桩考场舞弊案而被罢官抄家,刘素一跟着夫家一起糟了罪。原本刘素一是可以带着丈夫去寻求娘家接济的,无奈她亲生母亲已经去世,父亲再娶,俗话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老子。这句话在很多时候都是正确的,刘素一就有深刻的体会。

最后刘素一只能跟着傲气的御史公子在京都旧巷里租了个破旧院子,拮据度日。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御史公子遭受一连串的打击之后病倒了,夫妻两人身无余钱,连看病的银子也没有。

眼瞧着自己的相公就要一病不起,自己也想死了算了。不想却是出现了转机。

原来刘素一三岁开始练字,别的才能没有,唯独临摹前朝李夫人的簪花小楷临摹得可以以假乱真。原本这只是打发时间的爱好,不想有一日她临摹的字被隔壁一个书画铺子的掌柜媳妇看到了,以为那副字是李夫人真迹,得知是赝品之后便提议让刘素一将字画放到自家铺子里寄卖赚些银子补贴家用。

原本刘素一是万万不会肯的,毕竟她一个女子将手书流露在外玩意被有心人知道难免污了名声,不过眼见着自己的丈夫连病都瞧不起,自己也不得不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将自己的字放到书画铺子里寄卖。

不想没过几日,还真有人来买,且出价一百两金子。

字买了高价,家中生活得到改善,刘素一的丈夫病也治好了。恰好不久之后老御史的案子得到了平反,被抄没的家财也被发还。御史公子想起来自己妻子还有一副字流落在外便想法子要将字给买回来。

最然最后那幅字有没有回来不知道,不过刘素一才女的名声却是传扬了出去。恰好当时刚刚才入主后宫不久的颜太后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愿意捧刘素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