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认真看着良馨搓剂子,刷油。

剂子搓完了,摆了刚好四层。

良馨又盖上新的湿布,“这一步,也要饧一会面。”

钟雪莲照例在笔记本上记下步骤和重点。

良馨提着一桶花生油,走进隔间大锅,往锅里倒油,“点火吧。”

李茅立马拿起报纸和柴火,填入灶膛。

夏霞听从良馨的吩咐,将搪瓷盘里饧好的面,端来灶间。

钟雪莲则将面案板放到灶台边的方桌上。

良馨拿起一根长条面,在案板上滚搓成细细的长条,折叠合成三股,“看好这一步。”

李茅从灶膛抬头,看见良馨捏着三股面条的两头,稍微一拧,麻花瞬间成形。

“12厘米。”

良馨将麻花放入热油锅里。

油锅“滋滋”冒着细小的泡泡,麻花在泡泡中滚动,很快就从白色变成了金黄色。

良馨手上动作没停,不停将剂子搓成又长又细的面条,折叠合成三股,拧成麻花,放入油锅。

刚开始三人还没看明白,但当十几二十根麻花下锅,就已经彻底看懂了。

钟雪莲夹起一根捞出晾凉的麻花,吹了吹,咬了一口,立马瞪圆了眼睛,"好吃!又成功了!"

“给我也尝一尝!”

李茅伸手,钟雪莲将自己咬过的掰掉,剩下的分成三段。

“真脆!”

李茅咬着麻花,咬得“嘎吱嘎吱”,一脸惊喜,“又脆又香,我怎么又感觉比我以前吃的那些麻花还要好吃!”

“是好吃!”

夏霞都没舍得一口塞进嘴里,“嘴里都是香味,不但脆,还有嚼劲。”

良馨吃完了小半根麻花,齿颊留香,“剩下的晾凉,可以开门了。”

李茅灭了灶膛里的火,“今天真不做鸡蛋糕了?”

“不做。”

良馨走到盆架,倒入热水洗了手,“我留了三个剂子,你们下午除了卖麻花,就在面案上练搓麻花。”

三人排排坐,一人拿着一根面条,练习折叠和拧麻花。

“看你做那么简单。”钟雪莲看着手上粗细不一的麻花,再看盘子里粗细一模一样,形状完美的金黄色麻花,将面揉成长条,重新来过,“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熟能生巧。”

良馨端起炮好的绿茶,拿出话梅西瓜子,坐等下班。

“良馨。”夏霞一边搓麻花,一边好奇问:“那么多人想要买鸡蛋糕,很多药厂的家属都没有买到,为什么下午闲着,也不再做两批?”

李茅立马抬头看向良馨。

她也奇怪。

“产品稀缺,才能激发购买欲。”钟雪莲道:“我爸是供销社主任,他说过这样的话,是这样吗?”

“是,也不全是。”

良馨慢慢喝着茶,“你们不累?”

三人齐齐摇头。

“不累!”

良馨:“.......”

一天不累,天天做那么多就累了。

但没这么说。

良馨一本正经道:“每天限量供应,不会出现产品积压卖不掉的情况,天天供不应求,面包坊才能源远流长。”

“后面两句我没听懂,但我大概明白了意思。”李茅认真搓麻花,“后勤武主任那老油条,不但没给我们开工资,还弄个一个星期观察时间,要是一口气卖个三天,每个家属都买到了,消停了,我们这也就跟着消停了,后勤武主任肯定就不会给我们开工资了,是这个意思吧?”

良馨点了点头,还没说话,面包坊的门突然被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