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荞拿人手短,这代笔自然当的很认真。
其实,当代笔也是有好处的,一整日都待在皇宫里,吃的喝的都由御膳房提供,那待遇可比翰林院好多了。
而且,从奏折里他知晓了不少事,还迅速将整个大盛的官员熟悉了个七七八八。
外地的不少官员很喜欢给盛鸿上折子,爱在盛鸿跟前刷存在感,一些简单的问安折子,写的是花团锦簇,空无一物。
盛鸿很烦这种折子,每次的回复只有寥寥几字。
但也有一些高明的,比如说明知府。
给盛鸿当了三个月代笔,他见到了明知府三封折子。
明知府把问安折子当述职报告来写,每次都详细的写上河西府的最新情况和最新大事。
比如说最近开始种红薯了,他就把全府的红薯亩数给写的很清楚。
去年红薯欠收,是因为遭遇了旱灾,因此他又在折子里表明下个月的工作重点:挖井,挖沟渠。
这种折子盛鸿就挺喜欢,每次看的很认真,回复也认真。
在看到明知府的折子之前,他从不知道明知府的奏折竟是这个类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