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在两位至圣至明皇帝的治理下,贪官较少,虽然仍有潜规则,但都不会太过。
一是因为官员的俸禄够高。
职位高一级,那俸禄能高不少,有的甚至能翻上两三倍,再加上办事时收的一些不影响大局的银子,所以大盛的官儿都不缺钱。
二是因为太上皇从开国到现在,砍起贪官来犹如砍瓜切菜,所以目前大盛很少有贪官,称得上是吏治清明。
黎荞的担忧,不存在。
这些事儿他原本是不打算告诉黎荞的,但这个年轻人给了他一辈子都没有第二次的机遇,而且还懂得审时度势,那他就说了吧。
权当是结个善缘。
这年轻人只要不作妖,那前途真真是不可限量,指不定将来还是他上峰呢。
黎荞得了江知县此话,真真切切松了口气。
原来知府大人也看上了粉条?
他忍不住再次感叹,大盛还真是世外桃源!
从县衙出来,夫夫两人开始采购年货。
过年之前两人不准备来县城了,黎荞要专心备考。
一番大采购,两个人回到村子里时天已经黑了,寒风嗖嗖的吹,两个人依偎在一起正要赶着牛车回家,不远处却是传来女人的哭声。
黎荞耳朵灵敏,很快就听清楚了缘由。
哭的是韩小雁,一边哭一边骂黎大忠是不是有了新欢。而黎大忠似乎扯着韩小雁,还是要送韩小雁回娘家。
为避免尴尬,也不想被韩小雁纠缠,他跳下牛车,牵着牛车快速往家里走。
“怎么了?”陶竹有些纳闷。
“我听见了雁嫂的哭声。”黎荞道。
“……”
陶竹侧了侧身子,把耳朵对准黎大忠家的方向,几秒钟之后,他还真听到了隐隐约约的哭声。
但听不真切,不能确定是韩小雁。
他有些惊讶的看着牵着小乖的黎荞,这人耳朵也太好了吧?
不过,他也的确不想被韩小雁纠缠,于是他干脆也下了牛车,和黎荞并肩而行。
“其实大忠哥根本没有休妻的意思。”他忍不住道。
“咱们管不了,咱们当旁观者。”黎荞隔着厚厚的手套,牵住了他的手。
黎荞对韩小雁只有俩字:
惯着。
“赶紧回去,身上的衣服虽然厚,但架不住天冷,我感觉衣服被吹透了,你冷不冷?”黎荞转移了话题。
陶竹闻言,当即顾不上韩小雁了:“可别冻着了,快回去烤火,喝口热的。”
“嗯!”
黎荞重重应声,夫夫两人快速回了家。
到家之后,先是生了一堆火烤去身上的寒气,又吃了热饭,然后夫夫两人便回了后院快乐老家。
今天奔波一天,不读书了。
而且得了江知县的准话,压在陶竹心里的大石块消失了,今晚,自然是要快乐。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
今天红薯作坊停工。
大过年的,歇上一日也没什么,反正如今的淀粉还能再用两个月。
而且,像是杀猪这种活计,只靠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那还真办不了。
去年过年时,三柳村、朱家村以及附近村子养了不少鸡鸭和猪,一年过去,这些鸡鸭猪都长大了。
若是搁往年,几乎没人舍得杀猪吃肉,大家伙儿养了猪都是卖掉换钱。
可今年,谁家都不缺这一头猪的钱,很多人家甚至是挣了百两,这种情况下,自然舍得杀猪吃肉。
今天杀猪,明天过年,完美!
想杀猪的人家多,只靠着郑屠户一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就三五家约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