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冷了,黎荞特意和王掌柜说了一声,让小五不用来的那么早。
反正点心和烤肠都不愁卖,晚些带回望月楼也没事。
和小五打了招呼,夫夫两人继续往前走,走了没几步,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车队。
这是真车队。
粗粗一数,足足有三十多辆板车,中间还夹杂着几辆牛车。
不管是板车还是牛车,上面都装着满满的红薯。
这是外村人来红薯作坊卖红薯了。
红薯作坊的第一批粉条,进入望月楼不到一天,就打出了巨大的名气。
五百斤粉条,不到傍晚就卖完了。
粉条如此畅销,红薯作坊的人信心大增,干活儿也更有劲了,做粉条需要用到红薯,庄丰收便如同玉米那般让三柳村各家各户抽签,用这种方式依次买村人的红薯。
红薯比玉米、小麦都高产,亩产虽然和黎荞上辈子时动辄六七千斤没法比,但也有一千四五百斤。
今年雨水足,一亩地更是有两千斤。
三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红薯,多的有五六亩,少的也有两亩。
村人的红薯看着很多,但六斤红薯才能做一斤红薯淀粉,也就是说,红薯作坊一天若是做五百斤粉条,那大概需要三千斤红薯。
这个速度绝对是高速,所以,上个月上旬,三柳村的红薯就被消耗干净了。